第157章(第3/7页)
作为生产队书记,居然放任这么大的事不闻不问,是他的失职。
张爱国心里没底,不知道这事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忙问:“这石油,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顾学章摇摇头,“还不清楚,等市里领导来吧。”
张爱国更虚了,“不光县里的来,市里也要来啊?”这可难办了,刚开始还想着,公社就是他当家做主,县里来人他还能糊弄过去,可市里……
“那要不请省石油公司来化验看看?万一要是好的石油,咱牛屎沟说不定还能成第二个大庆嘞!”
“已经在来的路上了。”顾学章冷冷的丟下一句,懒得搭理他,指导着徐志刚的人把坝尾围起来,拉起警戒线,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多,郝顺东才带着上海的专家赶到。
对其他大部分人来说,无论是省城公司还是上海公司,反正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人家十几号人搭上架子,采取油样,放试剂瓶里当场就做起实验来……村民们也看不懂,就是看个稀罕。
张爱国不想让社员们看见他被市领导劈头盖脸臭骂的模样,虎着脸把他们训斥一通,赶田里干活去了。
天快黑的时候,化验结果出来了,是非常罕见的优质油。
专家们说了一堆专业名词,除了顾学章云里雾里能听懂几个,其他人都是听天书。唯一可以看出来的,是专家们很激动,很高兴,仿佛捡到宝了一样!
善于察言观色的张爱国,自然不可能错过,看来这些石油是好东西中的好东西?可惜不是他第一个发现并上报的,得不到领导夸赞,不然他还能借势往县里走走。
而上报并处理及时的顾学章,自然又得了一顿好夸,这可是石兰省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现石油,还是储藏深度很浅的,据说储量非常巨大的石油!市里直接奖励他三百块钱!
当然,对于现在的顾家来说,三百块钱已经不算啥了。可在市里,三百块可是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收入,相当于一次性给他发了个巨额年终奖,别说处处跟他较劲的张爱国,就是其他村民,也羡慕得眼睛发红。
这奖金啊,本该是他们拿的!
明明是他们地界上冒出来的东西,怎么能让顾家人独占呢?
当然,顾学章没空管他们怎么想,奖金他没看眼里,他最主要的收获是跟上海石油公司签订了用油合同!在原来按人口配额的基础上,直接给他增加了五倍!市里有钱,老百姓也有两个闲钱,只要能给他油,他不愁卖不出去。
而且,听上海石油公司的意思是,他们想买牛屎沟下这块丰富的油地,以后进行开采。因为现在的全国各地的石油开采量不低,在没啥汽车飞机的年代,国内消耗量少,又无法出口,可以说是有点产能过剩的。
对于想要创收的阳城市政府来说,他们何时开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签合同,立马就能拿到一笔天文数字的开采费用,以后一旦对方开采,每年还有源源不断的后续费用、财政税收,以及给本地居民带来的就业收入……所以,赶在省石油公司反应过来之前,顾学章积极促成了双方的合作。
等省公司听到消息闻风而来的时候,油地已经“租”给别人了,他们气急败坏的质问顾学章为什么不早点通知他们,哪有自己省不上报,反倒便宜了外省人的道理?还有,凭啥阳城市以后的用油都从上海买?全省不是由他们统一调配的吗?
阳城市领导班子对财大气粗口出狂言的石油公司早就忍受够了,他们正愁找不到理由去外省买呢!哪怕成本高些,可配送效率高,配额也多,有了煤油,老百姓能点灯,有了汽柴油,小汽车能随便开,工厂能开工,经济效益不就唰唰唰的上来了?
所以,哪怕最后省石油公司又是给脸色又是冷嘲热讽,也无法改变双方自己跳过它,合作在一起的事实。
这不,接下来一个星期,上海的油就通过附近省份石油公司运过来了,附近不通电的村子,家家户户都打到了煤油,亮了万家灯火。因为这又是崔绿真创造的“奇迹”,顾学章直接将三百块奖金给了她,让她随便花。
这下,幺妹可高兴坏了,她抽出三块钱,出门走一个站,趁着天还没黑透,来到一所同样高大漂亮的三层小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