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6/7页)

这种风光,已经好几年没体会过了。

想想,还真是心痒痒。

王大姐打断她的思绪,“你也别想那自行车了,实在不行等两年,你姐夫总能找到机会,会给你记心上的。”她顿了顿,见几个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电视机上,这才小声道:“我这儿倒是有个生意,看你愿不愿做。”

“啥?”

她两口子都在煤厂做高管,煤厂是干啥的?

他们最不缺的就是煤啊!

黄柔一个月顶多能用一个星期蜂窝煤,其他时候都是碎煤渣自个儿捏煤球煤饼,她不会干这个,也没时间干,所以买的是黑市上别人捏好的,几分钱一斤,碎煤渣子和着泥土,火不旺不说,烟还特别重,每次都得把炉子提楼道发,发好了才能提进屋。

而曹家用的是啥?

那是一个个整整齐齐大小匀净的蜂窝煤啊!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用啊!那炉子随时烧得红通通的,想喝开水现烧,夜里想吃宵夜下碗面条啥的,揭开炉盖儿就行,比啥都快!

而就是这样的蜂窝煤,他们都是不用花一分钱的,生产线上只要多压几个,就够他们烧一年的。

“我们现在手里有三千来个,这不快过年了嘛,你拿去公社卖卖看,要卖出去还能给孩子们做几身新衣裳,卖不出去也能留着自个儿烧。”

王二妹屏住呼吸,“那这,这……成本?”

“害,我的傻妹子呀,我俩谁跟谁啊,反正也是人家送你姐夫的,不花钱。”

“姐真,真不要我们钱?”王二妹难以置信,这可是煤炭啊!黑色的血液啊!国家炼铁炼钢造汽车造飞机都得用的燃料啊居然不要钱?

王大姐呵呵一笑,“蜂窝煤终究还是贵了些,不好卖,你回村了多问问,谁家办事啥的需要用煤炭,我们手里有便宜的,两分钱三斤,不用票。”

王二妹心头一跳,拿着票找煤厂门市部买的也得一分五一斤呢,这不要票还两分三斤?那不就是七厘多一斤吗?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好事儿?这样便宜的煤炭?

其实,还真是她在乡下不懂,农民只知道黑的都叫“煤炭”,可在行业里,根据水分、挥发程度、煤灰煤精含量、发热量以及各种成分含量的高低不同,煤炭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最好最精的肯定是供给国家重工业发展,稍微次等的留给各省市工业企业,再稍微次点儿的是当地企业……到了质量差的,那就是能流通到市场上供给民众生活使用的。

而最差的,在出厂前就被人内部消化了。煤厂困难户、关系户,以极低的价格就能拿到,可别人没曹家这么多,曹家也看不上用这种质量的,自然只能找人处理了。

而据王大姐夫妇观察,崔家就是不错的人选。

他们勤劳肯干,他们不贪小便宜,他们老实地道,把东西交给他们,哪怕最后卖不出去也不用担心被他们薅羊毛。

蜂窝煤毕竟价格摆在那儿,能买得起的没几个,可“煤炭”不一样啊,那是家家户户都必不可少的。尤其过年前后是最冷的时候,农村谁家不拢个火盆?城里谁家不炖个肉啊粉条的?

王二妹激动不已,她满口应下,“成,姐你放心,我回去就跟他们说,下次来城给你信儿。”

“哎呀不成不成,这冬天冷的日子就没几天,谁能等你下次进城啊,说好了就明天啊,中午来家吃饭。”

王二妹带着这好消息,乐颠颠的走出小区,只觉天上的太阳它又大又圆,照得人浑身舒畅!

而更舒畅的是——“伯娘,我们可以买自行车了哟!”

“啥?”

幺妹悄咪咪的,眼见着没人了,张开她汗出得湿漉漉的小手,赫然是自行车票!

友娣“嗷”一嗓子,“妹你哪儿来的?”

“捡哒。”

“可……我们找遍全市的垃圾堆也没捡到啊,你到底哪儿捡的?”

幺妹指指吃奶吃得正欢的小花猫,“我在它屁股下头捡哒。”

这更荒谬了,别的猫屙屎,莫非她们的花猫屙自行车票?

幺妹也不知道怎么跟她们解释,眼珠子一转,“伯娘,我们去买自行车叭,直接骑回家。”

王二妹心头一喜,直接把车“开”回家?这是啥神仙体验?她开始蠢蠢欲动了,无奈身上只有几块零钱,出门前谁能想到这丫头能捡到自行车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