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第2/4页)

冯氏被质问哑口不能答,掩面不言。掩面而去。

大明宫亭台楼阁绵延,延嘉殿景物华美,顾令月坐在殿中,听闻顾令宸之事,静默不语,眸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

冯氏之人不过是跳梁小丑,可顾令宸却心思清明,慷慨陈词,生生驳斥了生母片面之词,维护自己这个姐姐。令自己心中安慰,到底没有负了自己多年来的姐弟缘分。

“屏奴这些年进境倒是不错了,”姬泽道,岁月没有磨损皇帝俊朗的容色,反倒增添了一丝打磨的韵味,愈发沉醉如酒,“前些日子听闻裴卿提这个孩子学业,学了这些年也算是又成,对他倒是颇为满意。朕和你这些年来对屏奴关爱非常,若是他受了这样的深恩,又有这样的名师教导,连这点道理都想不通。索性就不必见人了。”

宣阳六年冬,丰水县公顾令宸晋封国公。

新晋的国公年轻而又俊朗,打马穿过长安官道的时候让人不禁想到他的祖父老韩国公顾伉。顾伉乃是大周名将,镇守朔方多年,抵御吐蕃进攻,故去多年之后,在吐蕃军民之中依旧流传赫赫威名。这名新任国公虽非老韩国公嫡亲血脉,却勇健好武,身上看的出一丝祖父风采。

顾国公骏马经过长兴坊的时候,顾宅一片清冷。

这座原韩国公顾鸣被废黜国公位后搬进的民宅渐渐的越发简陋,前年冬日,那位擅宠韩国公多年,一度逼的丹阳公主退居宫中的姨娘苏氏在寒冷的冬日里病逝,病逝前身体颓败,精神消沉到了极处。送别了生母,顾嘉礼和妻子杜氏夫妻相守平淡度日,倒有了一丝本真色彩。

如今坐在宅院之中听闻过继胞弟顾令宸贺封之意,面上虽云淡风轻,低头无人之时,面上露出一丝晦涩之意。

虽然心境平和,到底在一刹那,会偶然去想,若是当年生母和胞姐没有做下那些事情,如今这位爵位鼎盛,打马长街风光的新任年轻权贵是不是就是自己了。

转过头来,撞进了妻子宽容谅解的目光。

“夫君,”杜氏道,“如今这儿只剩下咱们夫妻吧。那些东西虽然好,到底不该属于你我,就此放下,咱们夫妻两个好好过日子吧。”

顾嘉礼为妻子柔声话语抚慰,心境平和下来,扬唇微微一笑,往事已矣。如今自己只是长安城中一个普通平民百姓,将从前韩国公府的富贵都竟皆忘掉,和妻子和睦度过余生。

芙蓉园天高云淡。

长安城中上演着盛世大周的人事变迁。芙蓉园依旧风景华美,偕世独立。玉真公主与顾皇后在紫云楼上相对对坐,含笑道,“这些年,小姨一直觉得你是个孩子,为你操心曹操肺,担心悬心,没成想,你其实已经长大,教导孩子的本事倒实是不错。”岁月渐渐日久,昔日长安城中风流自赏的玉真公主美艳的容颜上到底出现了一丝岁月的纹路,但眉眼闪耀温和痕迹,少了几丝湛湛风华,却多了几分舒心意味,“屏奴这孩子还算是懂事,如此,你养着他也算是值得了!”

顾令月闻言扯唇微微微笑,“小姨过奖啦!”

“屏奴和麟奴两个都是好孩子,聪明懂事。”玉真公主叹道,瞧着庭前嬉戏的是三个大小男童,,叹息道,

“若是我的这几个孽障,有这么懂事,我就是谢天谢地,便是让我折寿五十年也是肯的。”

宣阳六年玉真公主已经生了四个儿子,年前刚刚生育了最小的一个孩子,依旧是个男孩,取名尧古。玉真公主与李玄这对欢喜冤家,夫妻生活美满,成婚多年依旧情感甜蜜,但是对于李玄而言,天性风流放荡,对于长安富贵安逸的生活偶尔也会觉得厌倦,想要从繁华都城中抽离一段时间,重圆昔日仗剑天涯游侠梦想。

只是每当他下定决心离开长安远走西域一段时间的时候,玉真公主就会忽然怀上身孕。作为造祸之人和公主府中孩子的父亲,自然不能够丢下怀孕辛苦的妻子独自离开,只得在接下来的日子留在长安做个辛苦的孕夫,努力伺候怀孕的妻子和肚子里的孩子。直到玉真公主辛苦生下孩子,复又开始照顾呱呱坠地的新生儿。

这般一来二去数次,当年那位策马持剑,饮酒吟诗的谪仙人人李玄彻底染上了烟火气息。浪迹天涯的梦想也只能存在在梦境之中,真人被系在长安,再也走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