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4/5页)
魏景和被管家安排在客院,晚膳吃的是战止戈后面让人送回来的蝗虫,虽说如今国公府也没什么收成,口粮也得省着吃,但油盐至少比百姓多的。
除此外,还有一道肉菜,几个馒头,一碟酱菜,馒头还是掺着粗粮做的,可见这时候再显贵的人也没法山珍海味。
魏景和熬了一宿加一日,已是倦极,用完膳,沐浴过后,他躺床上闭上眼,昏昏沉沉中又想起平安那辆车。
那位姑娘把车拿出来给平安骑着玩也是心意,总不能叫这般心意搁置了。
正好屋里备有文房四宝,魏景和又强撑着起来将其画出来才歇下。
翌日,魏景和同战止戈告辞,拱手告辞的时候,一张图纸恰好从袖袋里飞出来,飘落到战止戈脚下。
战止戈弯腰捡起来,看到纸上画的东西,瞧着像小孩玩的木马,他看向魏景和,“魏大人画的何物?”
魏景和笑笑,“这是下官为家中小儿画的,小儿打小同下官逃难,性子有些内敛,便想着做点什么让他放开性子。”
战止戈想到那说话乖巧伶俐的小孩,小嘴甜得不行,这叫内敛,那他儿子算什么?
“若做好了,可介意给我一观?”战止戈觉得若是好玩也做一个来给他儿子玩。
“自是可以。”魏景和点头,他要的只是过个明路。幸好那车子在大虞朝是可以做出来的,只不过费事些。
战止戈也要回顺义县军营,便决定一起走。
两人从外院往外走,经过园子时,看到一个瘦弱的小孩正从另一边走来,走三步就停下来喘两下,身后跟着一个仆妇。
“国公爷。”仆妇行礼。
小孩也拱手作揖,“孩儿见过父亲。”
可比当日平安行的不伦不类的礼规矩多了,一看就是大户人家严格教出来的结果。
可战止戈宁可要的是平安那样不伦不类的礼,至少平安还会用小眼神偷瞄他,而他儿子只会一板一眼,连看都不敢看一眼自己这个父亲。
“为父说过,国公府首先是将才是国公,不需要那么多礼节规范。”战止戈无奈地说,这国公府都被他夫人整治成文官那般文绉绉的了。
“是!”小孩大声应了,努力想要站出一个军姿来,奈何身子不中用,站久了就往一边栽倒。
战止戈眼疾手快将他拎起来。
魏景和想到上次他拎平安的样子,原来是拎惯了的,只是将军这儿子是否太弱了点?
看着和平安一般大小,也和平安一般瘦,不,是与之前的平安一般瘦,自从有了那仙女姐姐后,平安肉眼可见的胖起来了。对此,他真的打从心里多谢。
战止戈自然看得出魏景和什么眼神,他把孩子放下来,“这是家中小儿,打小生下来身子就比较弱,不大爱说话。”
魏景和了然,身子弱在一代只有一个男丁的镇国公府里是很要命的事,不出意外,下一任镇国公就是他了。
“怀远,这是魏叔叔。”战止戈拍拍孩子的头。
小怀远站好,小大人似的拱手跟魏景和行礼,声音虚弱,“怀远见过魏叔叔。”
“当不得小少爷如此大礼。”魏景和侧身避开这个礼,再小也是镇国公府的少爷,也就是还没向上请封世子。
“下次带他去同平安一道玩。”那孩子看着挺皮实,兴许能把他儿子带得健康起来。要不是年纪太小,他都想带到军营去了。
小怀远听到父亲口中说的平安,不由得竖起小耳朵,能让父亲记住的孩子,定然不简单。
——
回到顺义县,魏景和就得到百姓们夹道欢迎,一看就知道是红薯的产量传开了,又因为红薯都被将士看管起来,百姓们都急着想知道怎么才能得到红薯苗种,这不就来城门口等县令大人了。
魏景和只好高声道,“红薯是新的粮食,谁也没种过,不知什么季节能种。皇上有旨,让本官拿收上来的红薯藤再种一季做试验。”
这话一出,人群就沸腾了。
“大人,我们村土地肥沃,可以种红薯!”
“大人,我们村不缺水,保证种出来的个大又好!”
“大人……”
魏景和抬手压了压,“本官保证,收上来的红薯苗都会按量分给每个村。”
“可是,大人,那本来就是我们种的红薯啊。”有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