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画饼(第6/7页)
“这些人真是的,还送什么礼物啊。”老画师一边嘟囔着,一边用手摩挲着桃核。
“咱可不能收啊,得退回去,刚刚从哪个信封拆出来的?能找着么?”
美术顾问刘金涛站起来,眉头微蹙,语气听着有些不耐烦,可仔细看去,却能看的出来,他眼圈微红,显然不是不激动的。
“这几个信封里出来的,不过这信封上面没写地址啊。”
蹲在地上的小朱举着信封站起来:“大碴子村,还有村叫这名呢?”
刘金涛接过信封,看了一眼,下面的寄信地址只有大碴子村四个字,倒是邮编写了。
不过,为了几条红绳去查邮编,似乎又有些太大动干戈了,可要是不查……刘金涛攥着红绳,左右为难。
“弄个框子裱起来,挂墙上去。”
苏锦绣拎着笔记本从门外走进来:“咱们搞文化传播的,观众送点小礼物是心意,也是对这部电影的热爱,咱们好好保存了,未来说不定观众有机会来到咱们京美,看见了肯定特别高兴。”
这话一出,那些老画师们的脸色显而易见的好了起来。
他们小心翼翼的将这些红绳手串放到旁边的纸盒子里,然后才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上个礼拜的数据出来了。”
苏锦绣放下笔记本,拉开椅子坐了下来:“这些信大家伙儿也看见了,证明了这次的电影,咱们搞了个开门红啊。”
这个开门红,不仅是电影的开门红,也是整个京美的开门红。
“有了这部电影,咱们京美也算是稳住了。”
‘稳住了’。
这三个字多好听啊。
老画师们各个鼻子酸涩,脸仰着朝天,不让泪水滑下来,可泪水依旧不争气的涌出眼眶。
他们在京影那么多年,一直不受重视,后来更是到了无仪器可用的地步,逼得他们远走他乡,到海美去蹭仪器,谁能想到,他们这些人,居然还能有今天呢?
“这些信件大家也看见了,这都是大家的热情。”
苏锦绣转身抱起一个大箱子,然后将所有的信全部都倒在桌面上。
无数个信封从箱子中滑出,落在桌面上成了一个小堆。
“我思来想去,我们不能只做收信的人,也要给这些观众回应才是,关于这个回应,大家伙儿有什么好主意?”
所有人顿时懵了。
他们做电影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听说要给回应的。
顿时,所有人面面相觑了起来。
最后还是小朱颤颤巍巍的举手:“在下部电影后面打上鸣谢?”
“太浪费。”苏锦绣否决。
“在下部电影里面提一下?”受到小朱点播,其他老同志也开口提议。
“不行,和剧情不连贯。”苏锦绣再次否决。
“那……在下部电影里放一张咱们和信件的合影?”这是爱拍照片的员工的提议。
“咱们又不是文工团的,幕后就要有个幕后的样子。”
苏锦绣蹙眉:“我说你们都在下一部电影上较什么劲儿啊,事情就要积极去做,等到下部电影出来,黄花菜都凉了,谁还记得这事儿啊。”
所有人再次萎靡。
这可怎么办呢?
“我倒是有个提议,你们大家伙儿听听看。”
苏锦绣将笔记本打开,用手压了压中缝。
“厂长您说吧。”
“行,那我就简单的提个建议啊,咱们京美,虽说是个文化类的制片厂,但不代表咱们就和别的厂子脱离关系,咱们和京城其他厂子都是兄弟单位嘛,大家也知道,从去年起,南边儿画了几个特区,不少产业重心都往南边儿迁了,这也导致咱们京城的厂子不太好过,作为兄弟单位的咱们,是不是该伸出援助之手啊?”
苏锦绣打着官腔,声音刻意压低,莫名有些威严。
下面的人虽然懵逼,可也不敢在这时候提出疑义。
“我的意思是,咱们电影这么红火,可以在内容上面下点儿功夫嘛,比如说,这电影里的衣服,咱们可以和制衣厂合作,搞个京美的标牌,请制衣厂制作,然后再送到百货商场里去卖,这样一来,观众们能买到电影里一模一样的衣服,制衣厂也能有个收入,咱们嘛,也能赚一点差价。”
这话一出,下面人眼睛都瞪大了。
电影里的衣服?
还能做出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