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侯爷打脸宝典(十六)(第7/10页)

君恪踩上最后一节台阶,对着石墙旁那道昏黄人影沉声唤道:“八王爷。”

那人闻声转过头来,碎发湿漉漉贴在额角,露出一张青涩有余,却锋芒毕露的面皮。

君霖眸光亮了一瞬,笑着应下,嗓音有些微的嘶哑:“叔父你来了。”

君恪摘下斗笠,挪动步伐立在他身侧,他比八王爷足足高出半个头,还未完全长开的少年郎年岁虽轻,眉宇间却凝着独属上位者、生杀予夺的气魄。

比起被容太后与容倾保护得很好,不识少年愁滋味、不知百姓疾苦的小皇帝君霆,自幼丧母从而比常人更为早熟的八王爷,实在令志在报国的君恪惊喜若狂。

他一向淡漠的目光,今夜难得对着除却君锦玉之外的人柔和了些,暗含着慈爱与满意,君恪端详他脸色道:“不错,看来王爷近来过得十分如意。”

君霆示意他坐在桌边,又亲力亲为替他斟满一杯薄酒:“骤然收到叔父的遣人抵来的口信,侄儿也未顾得上准备什么,着人去城东的酒楼买了些小菜,特意款待叔父。”

君恪接过杯盏仰头一口饮尽:“你我之间不必谈这些虚礼,王爷是天潢贵胄,待人接物无须这般谨小慎微。”

“叔父教导的是,”君霖放下手心壶柄,磨磨蹭蹭片刻,才接着问,“京中流言四起,连累小姑姑遭此飞来横祸。”

君恪脸色黯了黯,郁郁寡欢道:“所以我此行前来,就是寻思着同你议一议,究竟该择谁做锦亲王府的姑爷。”

君霖早先得了消息,自然不会误以为他指的是今日受了莫大委屈的君锦玉,他也没什么反对的意思。

宫里的公主再是如何高贵,帝后为他们挑选出的驸马,除了言听计从,她们又能怎么样。

想那君嫣嫣不过是个根基不稳、没有封号的宗室女,只能听凭君恪的安排。

思及此,君霖心中忽而生起一个念头,他反复咀嚼这个谋划将会给他带来的利与弊,细细摩挲手中一双象牙筷子,轻轻点着桌案,再三确认:“侄儿不知王府中的境况,不清楚嫣姑姑同小姑姑,到底是哪一个在叔父心中更为重要。”

君恪下意识应道:“我与锦玉一同长大,自然更为亲厚。”

“这就是了,”君霖夹起一片鱼片,“宫里的姐妹中,除开几个父皇偏宠、能嫁与如意郎君之外,剩下的公主都不外乎是用来联姻的傀儡。小姑姑不愿嫁人,一时还未有属意之人,叔父留着她也好。不过嫣姑姑身为锦亲王府的嫡小姐,便没有小姑姑这样幸运,肩上理所应当应该担负起一府的荣辱兴衰。”

君恪敛眉望着杯盏中碧盈盈的佳酿,神色半是动心半是踌躇。

君霖也不急着催他做决定,悠悠晃晃凝视雨幕打着拍子:“太妃最是识得大体,待叔父与她细细道明这里头的道理,也不会多加阻拦。”

君恪闻言心绪一动,赞许不已:“你如今比年少时更为果决睿智,叔父当初没有看错你。”

君霖似个终于得了敬仰之人夸赞的小孩子,激动之余险些打翻腕边酒盏。

他语无伦次道:“叔父谬赞。”

君恪是打算拉拢朝中中立之臣的,却还想听听君霖的建议:“依你的想法,哪处府上的公子哥更值得我们拉拢?”

君霖低头思索良久,沉吟道:“实不敢敷衍叔父,就侄儿所见,不妨将嫣姑姑嫁与个武将世家的嫡子。”

“文臣这边愿娶嫣姑姑的世家不胜枚举,不论嫁给谁皆会令其余的世家心存不满,”他勤勤恳恳替君恪分析好坏,“古有枭雄为成大业,狠心将亲生女儿嫁给政敌。叔父若打定主意闯出一条血路,在嫣姑姑婚事这点上,做主与武将结亲,既能令定安侯容倾颇为忌惮,又可借此拉拢几位存有异心的大臣……不失为一条捷径。”

君霖的年纪很轻,过了明年八月方能及冠,却能脱口而出即兴道出这一连串的计策,思绪之缜密,实则使得君恪刮目相看。

君恪甚至认为他的谋划更属上等,拉拢武将的法子他不是没有,只不过依靠权势、金钱,勉强维持的盟友关系,算不上有多夯实,只怕往后还有提心吊胆的时候。

凭借姻亲拉拢人心,若常嫣嫣能诞下嫡子,便实打实笼络住夫婿的心,使得上下满门听从他的指令。

君恪复又耐心考他:“那你认为,择谁做这个锦亲王府的女婿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