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第2/3页)

众大臣连忙高呼皇帝大公无私,吴阁老更是被气的脸色憋红

大公他娘的无私,心眼子都歪到边儿上去了!他家闺女儿如今可还在床上躺着呢?那位一月不出门儿不是屁事没有?

可惜折腾了小半个早朝,还是未损吴大人分毫,众臣子深表遗憾。

江南众士子,果然还是不同凡响。至于此次争辩的因由,早已被众臣抛之脑后。

****

“方才朝中,多谢魏兄仗义直言!”下朝后,众大臣鱼贯而出。殿外,沈煊急忙追上对方,拱手一拜真诚谢道。

“沈侯爷客气,同为陛下分忧罢了!不值一提!”

魏实同样微微拱手,神色却是谦恭如常,沈煊自然明白对方言下之意。

这一年下来,也足够沈煊看的明白,眼前之人,无论是这一年来的数次弹劾,还是今日为郡主殿下的辩言。于朝中可谓是一言一行具是在随着陛下心意来走。

只是不论对方目的如何,谢兄确实有赖对方辩言,今日便是他亲自下场,怕也难有这般的效果。归根结底,他与谢兄的关系从来不是秘密,有些话从他口中说出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虽说陛下圣心在此,但能少几分跋扈之名也是好的。

想到此处,沈煊语气愈发真诚了几分。

两人并肩行至宫门处,没聊几句,沈煊正值告辞之时,却听对方突然苦笑出声。

“不瞒沈侯爷,其实下官今日所为,却也是不乏私心。”

语毕,方才还是一脸端正的魏实一张国字脸却是面带忧色,神情有一瞬间的痛苦。

沈煊做恭听状。

“想必沈侯也知晓,再下数次弹劾朝中官员,虽最后大都查明有过,然结下的仇怨却是不再少数。”

“为陛下分辩忠奸实乃下官身为御史本分所在,然家有弱质妇孺,下官到底不是没有挂碍的。下官一届寒门,在朝堂之中无依无靠,虽说交友数众,然,届时真正能够出言帮助的怕也不过一二罢了。”

言罢,面上不由更添两份愁苦。

“陛下圣明天子,必是会明察秋毫,不会使得忠义之士没了下场。魏中丞大可不必心忧至此。”

沈煊眉色不动,只轻言道。

陛下虽有些严苛,但于手下衷心为己之人到底还是爱惜的。

一旁的魏实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臣自是相

信陛下明察秋毫,然终不过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呐!”

“倘真有那一日,魏中丞若是当真清白,我与谢兄自是要为大人分辨一二。”

人情这种东西,总是要归还的。沈煊重点咬重了清白二字。

听罢,魏实当即面露感激之色,似是丝毫没有察觉到对方的言下之意,只觉在定心不过。只躬身郑重一鞠道:

“臣代家中弱质多谢侯爷!”

户部同御史台并不在同一方向,沈煊很快告辞离去,见沈侯爷离开,一旁的几位同僚这才纷纷走上前来。

“敢问魏兄,方才那位可是沈侯爷?”一阵寒暄过后,一位身形高瘦男子突然问起。

“自是裕圣侯爷无疑。”魏实面色如旧。一旁的另一位同事却是突然叹道:

“想不到魏兄同沈侯爷还有这般交情?当初因着旁些人的胡言乱语,总拿着魏兄同那位侯爷相论,还以为侯爷会恼了魏兄呢?方才却见魏兄同侯爷行至一处,相谈甚欢。反倒是吾等小人之心了。”

说罢,还哈哈几声大笑。

众吃瓜群众尴尬不已,心想这位闫兄当真是“心直口快”,哪壶不开提哪壶。当初眼前这位备受圣人青眼,一年内接连高升,众人都以其为“沈大人第二”,甚至尤胜对方多已。谁成想,人家沈大人一跃封侯,论地位只比几位相爷差点。

如今眼前这位 “沈大人第二”自是再不能名符其实,额,如今前脚正主儿刚走,后脚他们便提起这个,怎么感觉跟故意似的。几人不自在的挪挪脚,决定离眼前这个棒槌远一点儿。

众人心中尴尬,生怕被误会了什么,反倒是魏实温然一笑,丝毫不以为杵,眼中甚至还带着些钦佩之色。

“沈侯爷心胸宽广,又怎生会计较这些。且大人能耐卓绝,小弟微末才华,又怎敢有丝毫唐突?“沈大人第二”更是无中生有。未免沈侯爷名声受损,还请几位兄长莫要再多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