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3/4页)

沈星阑垂眸不语。

她前世都敢一头撞死在沈季青刀上,他自然知道她没有表面所见那般胆小。

他只是舍不得让她面对这么多糟心事。

"我不想在苏府出事时,又是最后一个得知,"苏长乐柔若无骨般的依偎在他怀中,"你知道吗?沈季青透过梁姑姑,递了一封信到我面前,里面罗列着我爹的各种罪证——

沈星阑脸色瞬间冷了下来,噪音阴冷∶"你爹没事,那些都是假的!"

苏长乐点了点头,娇娇一笑,碰了碰他的下巴,目光柔柔地看着他。

"我知道啊,你与沈季青,我自然是无条件相信你,但你不能因为我无条件信任你,你就又跟前世那样想方设法的瞒着我、欺骗我。太子哥哥难道没想过,我选择相信你,你却一直瞒着我,当我发现自己信错了人时,那是一件多么严重及伤人的事吗?"

沈季青现在被盯得这么紧,林氏被萧家咬得这么紧,他肯定已经在想办法将萧家掌握的罪证慢慢销毁或转移给别人。

沈星阑虽然盯得紧,但只要沈季青成功苏家的任何一个人拖下水,到时沈季青必定会再想办法将消息传到她面前。

一旦沈星阑选择隐瞒欺骗她,他们之间便会种下怀疑的种子,迟早会跟前世一样因为误会出现裂痕。

信任一旦瓦解,就很难修复。这正是沈季青的目的。

沈星阑极为聪颖,又如何不知苏长乐在担心什么,他们前世的确就是因为这样,才会产生那么多的误会,明明有机会两心相悦,最后却渐行渐远。

他不由得在心中微微一叹,沉重的闭了闭眼∶"知道了,苏府的一切,孤日后不会再对你有所欺瞒。"

沈星阑笑着亲了亲她的脸颊∶"囡囡有问,孤必答。"

"我就知道太子哥哥对我最好啦!"苏长乐奖赏似的蹭他鼻尖,抱着他的脑袋,在他嘴角吧唧的亲了一口。

春闱过后,萧林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可说完全浮上台面。萧氏一脉一再向宣帝呈上大大小小的罪证,甚至揭发林家的两位国舅,曾在十多年前的陵寝工程,仗着当时林家势力庞大,并且宣帝对他们极其倚重,趁其权倾朝野无人可与之抗衡时,在承修皇陵期间屡生事端,甚至贪污了数万银两。

此事牵连人数极多,林皇后两位兄长如今已不止是停职查办,林皇后的二哥已经被发配边疆,大哥则身陷囹圄,极有可能秋后问斩,抄家灭族。

火虽尚未烧到沈季青身上,但晋王一脉已有众多官员被革职与流放。

林家发生如此大事,朝中众人不免蠢蠢欲动,原本还在观望不站队的,纷纷开始站队。

纵使林皇后之前虽然亲笔写信,表明支持宣帝,却始终没有真正去讨好阮骊媒。

阮骊妹那样的出生,怎么配得上与她平起平坐?

可到了这个时候,朝中局势越发复杂,已经完全脱离林皇后的掌控,她再如何不愿,也不得不拉下脸面,去接触阮骊姝。

可惜阮骊姝并未如她所想那般好哄骗,林皇后不止没在阮骊姝身上讨得好处,还吃了她几次的闭门羹。

偏偏宣帝又极其疼爱阮氏,即便她对皇后无礼,宣帝也不曾给过她任何处罚。

不过萧氏一脉一再联和大臣及言情上谏,直言际婕妤身份微末,却不知从哪里攀上了高枝,想方设法混进得经过严格挑选,才能胜任的分香女郎一列,显然一开始接近皇上就抱有目的,要皇上莫要被此祸国妖姬迷了心眼。

萧贵妃及萧氏,自然成了阮骊姝眼中最碍眼的一根刺,无需林皇后怂恿,她也会想办法弄死萧氏。

就在文武百官以为林氏大势已去,就在有不少人准备投入大皇子的阵营时,林氏一派的御史上奏弹劾科场舞弊一事,爆发出一场震惊天下的大型科场弊案。

主考官不止暗中收贿还泄露试题,不论哪种,都犯了天子大忌。该主考官虽是家人,却只是萧家隔了好几宗的旁支,平时并无往来。萧氏极力反对宣帝接阮骊妹进宫一事,早就被帝王记恨上,对他们恨得牙痒痒的,如今宣帝又中了阮氏女的情蛊,整个人越发意气用事。

他就如前世对付苏泽那般,完全不给萧家台阶下,直接严办此事,一调查之下,此案牵涉人数不少,不止萧家人好几个被问罪,就连原本置身其外的苏家都莫名其妙被牵连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