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2/4页)

苏青玉觉得这个上升机制是最好的,“元先生,你给工人带来了希望。”

元归道,“我只是做了点尝试,上次苏老师对我说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虽然短期内成本确实提升了,但是长期看,对集团发展是有利的。资本家靠剥削工人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我也不是资本家。”

主要是上次算了一笔账,发现给工人提高待遇之后,虽然多花了点成本,但是实际上也没有多少钱。但是工人劳动积极性确实提高了很多。另外深市即将成为经济特区之后,他也越发意识到了苏青玉说的那些话的道理。

基层人才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竞争资源。

现在再看看苏老师高兴的样子,他觉得这笔买卖更划算了。

苏青玉道,“元先生能为工人付出,我相信工人也不会吝啬自己的回报。他们会对得起元华的投资的。”

“希望如此吧,做生意,也不能只想回报。”元归大方道,仿佛对赚钱没那么看重。

苏青玉笑着点头,“也对,做生意只是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是生活的全部。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点付出,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以后元先生回忆起来,自己的人生除了钱,还有别的有意思的东西,不会显得空虚。”

别的有意思的东西?

元归想起自己那空荡荡的,有些冷清的大房子,再看看眼前的苏青玉。

和苏老师比起来,赚钱确实也没那么有意思。

但是没有钱也不行的,没有钱,苏老师喝不了她最喜欢的拉菲了。

为了参观工厂,苏青玉愣是在这里多待了一天,晚上又一起在元归的房子里吃了一顿厨师做的“家常菜”,第二天,她才离开深市。

元归又送她来车站坐车。

苏青玉对他可真心感激了,这次来深市她是一点苦头都没吃,反而还享受了。

不得不说,元先生这糖衣炮弹对她还是有些作用的,她真的觉得元先生是个好人,决定以后不赚钱的事儿都不找他了,赚钱的再找他。

人与人之间,都是你来我往的,不能别人拿出诚意来了,自己一点都不拿,那显得很不诚心。

作为一个好干部,必须与自己友好合作的企业家保持礼尚往来的相处模式。

“元先生,我不和你道谢了,以后我拿出点实际的来。”

元归一笑,眼睛都亮了,“什么实际的?”

“当然是投资赚钱啊,我要是找到赚钱的好项目,第一个找你。”

元归:“……好,那我就等苏老师好消息了。”

苏青玉点点头。

元归道,“那我们都这么熟悉了,以后还称呼元先生苏老师是不是不合适?”

苏青玉想了想,“也是,那以后我们私下里就称呼对方的名字吧。”

元归微微一笑,眉眼都温柔了几分,“苏青玉。”

“元归。”

两人对视着笑了起来,觉得有些不习惯。

苏青玉还有些想笑,“你的名字很特别啊,”

元归苦笑,“我爷爷取的,为了他的归国梦,我很不幸被他选中了。这个名字可让我在华人圈子里受到不少嘲笑。”

“其实很有意义,而且你也确实实现了他的归国梦了。”

“只是碰巧遇到好时代了。”

“是啊,这是个好时代,也是我们这代人可以大展拳脚的时代。”

车子发出轰鸣声进展了,苏青玉才拎着自己的小行李包和他告别。然后去排队候车。

上了车之后,两人隔着车窗也在招手。

这次倒是没有八卦的大娘在边上乱说了,不过苏青玉自己倒是叹了口气。

很优秀的一个人啊,不过还是不能想七想八的,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可不能花心思在这些不可能的事儿上面。

且不说人家有没有那个意思。就算有,当朋友还合适,要是她真的弄成更亲密的关系了,不止合作可能告吹,未来可能连朋友都做不了。

毕竟谁也忍受不了自己的对象天天在贫困地区搞扶贫。

还是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吧。可不能因为自己那点私心耽误了正事儿。

她笑着看着窗外的风景,再次看着元归的时候,心情又恢复平静了。

看着火车慢慢远去,元归也是长出了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天,心情都没有刚刚那么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