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3页)
“好,我来安排船。不过现在用船紧张,最快也得两天后才能从十六铺码头出发。”
“那就定在两天后。我再想办法弄一张免搜查的通行证。”
沈青禾站在一间木工坊门口,一边敲门,一边装作随意地查看周围情况。
一个中年男人在屋里问道:“谁?”
“先生,我订了一箱木轮,来提货。”
这是约定的暗号。很快,门开了。开门的正是在瑞贤酒楼那个手里拿五月刊《新世界》杂志的男人,也是情报小组的组长——陈宪民。
空气里弥漫着木屑的味道。屋子中间是一张很大的操作台,上面放着手工锯、刨、锉刀等工具,墙边堆满了大小木板,地上到处是刨花木屑。这一看便是间再普通不过的木工坊,而此时的陈宪民一身木匠打扮,手里拿着槽锯,头发上落满木屑粉尘,俨然就是木匠“刘泽沛”。
“陈组长,上级让我来通知您,两天后我们会安排您从十六铺码头撤离。”
陈宪民有些担心:“我的其他组员呢?”
“现在情况不明,我暂时不能和他们接触。如果最后查清楚小组成员没有问题,警委会把新证件交给他们,启用新身份后会很安全的。”
陈宪民这才放心。
沈青禾又问:“现在您是警局的抓捕重点,这里确定安全吗?”
“这个木匠身份我从来没对别人透露过,应该没问题。”
“好。两天以后,我到这里接您,送您离开上海。”
夏继成和副局长齐升平坐在轿车后座说话,司机守在外面。车里的空间很私密,通常那些不便让旁人知晓的生意,都会选择在这里进行。
“这是你要的通行证。这么快就找到出货渠道了?”
夏继成翻开看了看,上面盖有警局的红章:“还是沈小姐办法多。跟她合作过的一个美国人正好在收购四玫瑰威士忌,想拉到天津去卖,给的价格也很可观。唯一担心的就是在码头出货会被开箱盘查。有您的通行证就万无一失了。”
副局长很满意地笑了:“这个沈小姐,办事能力确实不错。当初行政院救济总署的人把她介绍给我,我心里还犯嘀咕。没想到这女人还真有点门路。”
夏继成附和:“听说,她以前是帮渔管处的人出货?”
“嗯,不过她只是其中一个而已。渔管处那帮人,自从上了复兴岛,那就是老鼠掉进了米缸。从太古码头到苏州河的泥城桥码头,全是他们的人在兜售从警卫仓库偷出来的紧缺货。”
夏继成震惊:“那帮人胆子也太大了,行政院直接管辖救济物资啊,监守自盗,就不怕哪天被人告发?”
“你不拿,自有别人拿,白铁皮、电动马达,还有金属零件,这些东西只要拿出来就有人愿意买。这中间的渔利,想想都可怕啊!”
“难怪沈小姐出货这么快,我们这批货跟他们一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副局长一脸神往:“她常年跑单帮,消息来源和路子都很多。继成啊,你要经营好这个关系,将来大家都方便。”
夏继成笑着:“这个您放心,沈小姐是通财路的人,卑职一定不敢怠慢。”
刑二处的警车驶向郊外。开车的是肖大头,车上坐着李队长、赵志勇、小喇叭和于胖子。夏继成的私事,通常都是交给这几个人办。不过今天还多了一个顾耀东。
他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置,傻傻地开心着。虽然不清楚这一趟是要出来干什么,但不管干什么,这都是刑二处第一次带他出来执行任务。顾耀东觉得自己好像属于这个集体了。
车停在了一处仓库外,周围很荒芜。
顾耀东跳下车时,有些激动。他忙着四处张望,丝毫没注意到肖大头、小喇叭和于胖子正在不怀好意地互使眼色。
李队长慢吞吞地下了车:“处长交代,天黑之前把仓库里的货都搬出来,一会儿有人来提货。”
小喇叭小声问:“是那批没登记的走私货吗?”
李队长:“瞎打听什么!肖大头,钥匙。”
肖大头装傻:“钥匙?哎呀,忘了!”
李队长:“出门的时候我不是给……”
话没说完,肖大头就把他拉到了警车上,恭恭敬敬扶他坐下:“这种体力活就交给我们,您受这个累干什么。安心养神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