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亲亲,福气红包降落中(第7/8页)

这才知道传闻有误。

贾代善修建道观,是为了供奉陛下赏赐的经卷,并无出家修行之意。

佛家与道家的圣经,总不能供奉在祖宗堂上吧。

嘉和帝了解始末,暗自庆幸。

贾代善愿意出面解释,难能可贵。

不过,曾经的君臣相宜,只留住了最后一层遮羞布。

两个人都知道,他们再回不去从前的携手并进、两不猜疑的境界。

嘉和帝做出了补救,大笔一挥。

荣府道观由工部出面修建,经费从内库里面出账。

嘉和帝还给道观亲自题名:栊翠观。

这名字是根据翠微余脉上原本一座废弃的庵堂而来。

道观也是在栊翠庵的旧址上面翻修。

不过,年前只能奠基,修建要等年后春暖花开才能开始。

这一年的腊月初八,出门半年的贾政终于返回京都。

携带回来春秋两季的租息四万五千两。

贾政这一趟回来,很有收获。

他基本知道了荣府用的银子,吃的米饭来自哪里。

也知道,一两银子能够干些什么事情。

当他知道一吊钱(一百个铜板)吃喝一天,住宿一夜,还用不完的时候,是那么震惊。

贾政也带回来了一个坏消息,张家的老爷子估计熬不住了。

虽然陪都将军并没有磋磨他,不打不骂,只是让他做些记账铡草的事情,还特特替他们一家分了住房。

然而,张老爷子是江南人,年纪又大,经不起漠北的天寒地冻,风沙弥漫。

已经油灯枯竭了。

贾代善愕然:“不是让乌家兄弟照顾他们呢?”

贾政道:“乌家兄弟只能供应他们衣食住行,陪都没有好大夫。

关键是老爷子郁结于心,吃再多的汤药也无济于事。”

贾代善犹豫再三,还是给嘉和帝上了密折。

贾代善受伤之后,回家疗养。

嘉和帝并没有收回他密奏密匣。

这种密匣有两把药匙,一把是写密折的人保管。

一把挂在皇帝的腰里。

贾代善想的很清楚,哪怕这一回上奏之后失去上密折的资格。

他也要尽一尽心意。

大不了无责一身轻,落得个干净。

贾代善的上奏的密折,果然没有得到回音。

密匣也肉包打狗,只剩下一把金灿灿的钥匙。

这一年的腊月,荣府赏赐没有变。

然而,嘉和帝手写的福字,却漏掉了荣宁二府。

贾敬过府来跟贾代善商议:“叔父,侄儿在兵部待不下去了,简直是动辄得咎。”

贾代善问道:“老王找的什么理由?”

如今的兵部尚书姓王。

废太子倒台牵连的人太多,兵部之前是太子监管。

从兵部尚书到兵部侍郎,三品以上换了个干净。

这个姓王的不过是兰州的一个卫所指挥使。

不过,他有一个优点,他续弦是老裕亲王族人。

裕亲王是陛下的堂兄,非常时刻用非常手段。

这个人算是临危受命,糊里糊涂成了代理兵部尚书。

他想要坐稳兵部尚书的位置,自然要排挤贾代善留下的人。

贾敬在兵部任郎中,没有参加除夕夜的谋反。

又因贾代善活着,如今依然还在兵部挂着差事。

老王看见他,觉得自己屁股下的位置像偷盗而来,心里很不舒服。

贾敬从前主管粮草军需,如今沦落到管理仓库,还是被他指使人挑三拣四。

仓库里堆放破败的武器,硬说是兵器生锈了是保护不力。

破败的半截子刀剑枪头,常年不打磨,不生锈才怪呢。

贾敬说道:“叔父,您说,侄儿是不是秉承陛下旨意,上折子把这神威将军的爵位传给您侄孙,去家庙清修?”

贾代善完全无所谓的样子。

一边看着小花精的描红,一边闲闲的说道:“凭什么?

你这个神威将军的爵位,是你祖父拿命于万马军中拼杀而来。

你自己又是两榜进士出身,文武双全。

外人眼里,你比王全德这个靠着老婆裙带上位,被鞑子吓得尿裤子的玩意儿,更有资格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

武器生锈这样可笑的借口,他也就敢私底下嘟噜几句,他敢拿到明面上,上奏朝廷吗?

那些武将一人一口吐沫也要淹死他!

你心里怕你,才想把你煞走。

你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