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公元前5500年(第3/5页)

她挥别这些追了这么远送出来的盐田村民们,才转回头对杜木兹小声说:“我有种预感,这些东西,稍后会原封不动地送到我们身边去的。”

杜木兹一挑眉:“你也这么觉得?”

在与埃利都人相处的过程中,伊南与杜木兹两人都隐约察觉到了一些端倪。渔村和盐田的村民言语里也多有试探,伊南甚至觉得有人在暗中观察着自己一行。

伊南冲杜木兹笑得欢畅:“看来,大家想到一起去了。”

这边两人已经有了默契,那头古达突然一抱头跳起来:“啊呀!我的刀,石刀名匠打制的刀——”

本应当随身携带的武器,被古达留在了牛车上,现在反而落到外人手里去了。古达一阵捶胸顿足,既想去把那柄沉重的石刀追回,又怕耽搁了行程,回头自己又背不动。

伊南让哈姆提和阿克两个去把这个中等祭司给拉了回来。“我想,在埃利都我们是用不上你的石刀的。”

本就是抱着和平的目的而来,滥用武力实非伊南所愿。

再说了,就算是遇到了威胁,这枚石刀在古达手里恐怕也派不上大用场。

“古达,还有大家,以后咱们都记住,”伊南伸手轻轻点了点太阳穴,“在很多时候,谅解与合作精神都要胜过武力。城与城之间,更是如此。”

她说这话的时候,远处渡口守着的埃利都人一直在听,等到伊南说完了,他才转过头去,漠然望着水面。

很快,伊南一行五人,外加枣红马和小黑,分成两拨,通过了眼前的渡口。

他们不再有负重,但也失去了大部分物资和装备。伊南和旅行团简单商量了几句,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尽快找到恩基的神庙。

沿着摆渡人指点的方向,旅行团继续一路向前。伊南留意到路边竟出现了一座码头。

这是一个卸货的“码头”——所“卸”的货物是从幼发拉底河上游漂流下来的雪松和冷杉。这些原木没有伊南娜神庙圣殿前的巨柱那样高大整齐,大约也正是这个原因,木材得以顺利从乌鲁克的“指缝”里漏了下来。

伊南与杜木兹曾经见过埃利都那几乎贴着水面建造的房屋。这些房屋正是通过坚硬的木材,将地基打入水面以下,才得以建起来的。

现在,在码头工作的埃利都人们,正在利用纤绳将粗大的原木从水中捞起来。

这些原木在水中都能够飘浮在水面,可是一出水就沉重无比。埃利都人用粗大的纤绳缚住了木材,然后喊着号子一起使劲儿,将原木从水中沿着一个斜坡拖上来。

他们的脊背早已被炽热的日光晒成黝黑,饶是如此,还是能看见他们背上印出一道一道的,都是纤绳留下的痕迹。

已经拖上岸的木材被堆放在斜坡顶端,垒成金字塔形,也一样用粗壮的纤绳绑缚住。

伊南对于埃利都人的生活与工作格外感兴趣,饶有兴致地驻足观望。

突然她注意到了什么——

斜坡顶端的木材堆上,背对着水面的这一面,纤绳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裂口,用多股亚麻编成的纤绳断了一股,过大的压力立即传导到了纤绳的其他股上,被崩断的越来越多,眼看只剩细细的一道,还勉强连着,但是马上就要撑不住了。

这一大堆巨大沉重的原木,眼看就要四散,从斜坡顶端滚落。

而在码头边工作的十几个埃利都人,正好就在斜坡下,正对着这一堆木材。

如果放任这些沉重的原木从斜坡上快速滚下,对于那些埃利都人来说就是筋断骨折的大祸。

距离木材堆最近的人就是伊南。伊南只觉得自己只呼叫了一声,就径直冲上去,伸手拉住那截将断未断的纤绳。

几乎与此同时,那纤绳发出一声“啪”的脆响,完全断了。

伊南感到手心里有灼热的摩擦感,但是并不疼——

她的力气太小,握不住绳索。虽然她因为身体的特质不觉得疼痛,可是她竟没有办法阻止纤绳从手中滑脱,拦不住这一大叠原木散开,朝斜坡下纷纷滚落。

千钧一发的时候,一只手伸了过来,赶在绳索从伊南手中完全滑脱之前,握住了纤绳的绳头。

是杜木兹——杜木兹只比伊南反应慢了半拍,但却恰到好处,赶上了。

粗糙的纤绳立即在这只手上磨出血痕,赶到伊南身边的男人却浑不在意。只听他吐出一口气,“嘿”的一声,右手飞快地一绕,纤绳已经在他手腕上绕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