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穿越之家(03)(第2/5页)

请来了几十里外别的村子的农户,已经在三家各自的果园种植好了果树。

三家都是百亩果园。

百亩果园,种植了苹果,香梨,至于油桃,没有多种。让村里其他人家种吧。

以后也能贴补家用。

要不是抢季节,许媛媛会把活留给本村的人做。

地里全是人,许媛媛花钱从动乱中的州府悄悄买来了不少的粮食,建立了单独的粮仓。

未来大旱,云州没有全然干旱,一年还是下几次雨,地里还是能长庄稼,但依然欠收,只是比颗粒不收的要好很多。

夜晚,全聚在老母亲这边吃饭,餐厅大大的,一家人用一个大大的圆桌。

男人一边,女人一边。

吃晚饭,汪大虎的妻子孙氏带着新买的三家下人中一位妇人一起收拾。

全家每天用餐以后的汇报时间到。这时候也是报账的时候。

“娘,咱家的田地已经开始开荒。今年应该能全部开完,工钱真的一半是铜钱一半是粮食吗?

借了咱家银钱盖房的人家,这样的话 ,今年可还不完借了的咱家的银钱。”

老大有些拿不准主意。

“没事,还不完明年继续,来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咱家的亲戚 ,不是安氏一族的就是文氏一族的 ,其余的外姓还是很少的。

能帮助的不要吝啬,尽量的帮助他人。多行善,多积德,以后福寿延绵。”

“是,儿子没有别的事了?”老大觉得还是老娘把控全局他才有安全感。

别看娘好似什么也没有管,但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得娘来批准 ,没有娘的批准,他们什么也干不了。

别看老三是举人老爷,那也不行。老三一家比他与老二家里宽裕点,那是因为三弟妹的陪嫁比较多比较值钱,走之前换了不少银钱。

但家里要搞什么老三也不敢擅自做主 。还是得娘说了算。

老二负责自家的鱼塘,一个大大的鱼塘。正在挖鱼塘,三家合用,以后养鱼还有储水,储水是方便三家的果园使用。

大水库,一时半会儿还搞不到那里去。

老二安治德汇报鱼塘的事情,“娘,鱼塘现在只需要挖深,还有在底部真的要种莲藕吗?”

“种,在四个方向都砌一个从底部往上的台阶,用石头把台阶砌宽些,到上面时,砌成码头。虽然不能用来洗衣服干啥的,但也砌成宽敞的码头。

对了村里的水井有没有打好?”

那个瀑布下面的大湖,不让大家去洗衣服,最多洗洗菜,让各家都去水井打水。

这也是为以后做打算。

这事是老二负责。

“快打好了,都说三弟的那主意好。以后用水也不用跑很远。”

村里的能打水井的地方,有蛮多处,在居中居住的居住区,许媛媛自己掏钱花银钱给村里打了八口水井 。方便大家使用。

“那就好,等水井与鱼塘弄好,你与大哥一起负责咱家的那些田地开荒的事情。”

“好。”

老三安治承开始汇报情况,“娘,隔壁县城的宅子不好买,已经乱了起来。”

“乱了暂时不要买。等过两年再买。暂时先这样吧,买宅子与铺子干脆等一等。今年先开荒全开出来,明年春耕才是重点。

对了,别想搞什么生意。现在还不是时候,人的精力有限。咱一起来的这些人,家里也有各种的事情,自家开荒还有存储柴火,各家的男人都在咱家做事,他们自家的事情都是老的女的在做。

他们也只有下工以后回去在自家的地里干一个时辰的活。他们精力有限,你想搞的那些,即便要搞也得等等。

做事也得知道哪头轻哪头重。别整那些没用的。”

许媛媛知道老三一家急着赚钱,可也得看看时间看看现在是不是时候。

安治承难得没有还嘴,确实,赚钱很重要。但对于农民来说最最重要的还是田地。

田地能给他们安全感,还有确实人手不够 ,不能本末倒置,自己确实急躁了些。

闷闷的说道,“娘,我明白。”

“明白就好,家里的事情全部理顺了,再去搞生意,我不反对。但要注意有个度 ,你是读书人,又是举人也是有功名的,别把自己搞成了商户。”

“会主意的。”

说完,许媛媛进屋,拿出来三个袋子,“一家两百两银子。这是分给你们的私房。自家缺啥想置办什么,自己去置办,我不管,但是别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