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博弈(7)(第3/3页)
孔南心抓住那一纸供状去看,才扫过几眼,脚下竟踉跄了一下——他的左腿,那是二十三年前打天下时的旧伤了,他喉头缩紧,只见那些字,那些无中生有还能交替而证的字,认证物证俱全,他就好像看无数的蚁,密密地从纸张上蠕动出来,来啮咬他的手臂,第一次,他觉得这朝廷,竟然让他感到那般的无望。
看罢,丹口孔雀点了点头,凄然大笑:“殿下若早拿出这纸状述来,又何必刀斧手。”
乱刀砍死、乱箭射死都不体面,说罢,他拿起了毒酒,风雅卓绝地,一饮而尽。
后来的后来,司空复被父亲强制喊回京城,当时从从尚在前线御敌,孔南心之死秘不发丧,老父亲灯下榻前坦言述说,司空复听后宛如头遭痛击。之后的之后,贵介子弟努力地去探听消息,努力地去找当日让陛下下定决心的证供,才发现那罪状真是严密细致,从中境通都的子民始、退伍的士兵、中层将领、途经驿站的驿丞,甚至还有孔南心的家臣,搜集材料之细密,从下层着手,层层地株连,让人不得不信。
“可谁通敌,他也不会通敌啊……”
司空复震惊,失望痛恨之情只恨不能泣血捶膺。他知道神京早已有此风气,却不知这些办案人已经如此地老道,之后他又知道当日逼杀丹口孔雀乃二王子殿下,那种感觉,竟是麻痛到无比的痛心!天衍十六年始,自上而下散播过多少的冤假错,证据斑驳,终于,这些“通敌”罪名从白角这等小民小官开始,直逼到封疆大吏、国之柱石,从一条条活生生的性命变成了“异军”中一个个非人的武士,司空复甚至不必去问丹口孔雀的罪状,到底是谁的罗织!
将士舍生忘死,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正午,炙热阳光,青天白日——
一行白鹤抿翅而飞——
司空大人浑身虚软地从通天铁牢里走出来,六神无主,口中喃喃,只有一句,“我天衍自毁长城……自毁长城……”
孔南心,一个给几次危机四伏的天衍带来稳定、安宁、忠贞和希望的男人,死前可能都无法想象自己竟是死于这般无妄的罪名,他回京的路上或许也有犹豫,但他有妻子,有同侪,有他的子民,还有他卸不掉的责任,他一遍遍劝自己,飞鸟尽,良弓方藏,狡兔死,走狗方烹,他以为辛涧会念旧,可是他怎么忘了,重名鸟从不念旧。
·
在天衍立国之前,丹口孔雀与三足金乌、重名鸟、墨麒麟并称为天下四大名将,但与那三位历史上赫赫然的“名将”不同,天衍的史册中没有他单独的列传,他的故事写在分别记载在《昭帝世家》《武烈王传》《通都传》《渝都传》与《绕朝策》中,就连出现频次本应最高的《通都传》,也因其理政二十余年,治下无灾祸可记,无离乱可书,寥寥几笔,写尽一生——史书一句话,多少血和泪,孔南心没让他治下的子民流过血泪,他留给后世的,只有那几场漂亮的胜仗与一场冤案,除此之外,再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