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财主普罗托(第3/4页)
在他们的身后是已经渐渐远去的萨格勒布,而他们脚下这条路的前面,则是沿着逐渐隆起的山脊向东延伸。
这里是喀尔巴阡山脉与巴尔干山脉接续相连的一片山区,从亚德里亚海上吹来的海风从这段两片山脉之间相对低凹的山地向着东南欧的内陆吹去。
同时因为这片地方风向流通,让原本因为被挡在巨大山脉之下无法贯通导致冷空气滞留而使得气候变得阴冷的四周地区的气候,显得比其他地方都要清爽得多。
远处的半山坡上可以看到一片片移动的白云,不过如果走进就会发现那其实是牧羊人在赶着大批的山羊。
那些山羊可以在不论是人还是马都无法经过的陡峭山路上如履平地的蹦跳,特别是一些精力旺盛的公山羊,更是总喜欢站在突出到陡坡之外的石头上,傲然的盯视着下面经过的人或是羊。
“您原本可以向那位子爵要更多的东西,”贡帕蒂一边走一边有点惋惜的说“您帮助他夺取了公爵的宝座,这可是真正的恩惠,可您除了要他履行允许您征召当地人为兵之外没有提出任何其他要求,不过在我看来您虽然慷慨,可那位子爵却未必会感谢您。”
“怎么会感谢呢,”亚历山大向贡帕蒂笑笑“要知道对他们来说不论我们来自哪里都是外国人,虽然都是公教徒,可实际在他们眼里我们和奥斯曼人没有什么区别。”
“这倒是,至少对那些正教徒来说,我们或许比奥斯曼人还坏。”
贡帕蒂很以为然的点点头,自从进入萨格勒布之后他就明显的感觉到了来自那些正教徒的敌意,这让贡帕蒂甚至有种自己其实是在异教徒领地的错觉。
对贡帕蒂的抱怨亚历山大没有说什么,他当然不会告诉这一点点的敌意,与新教崛起之后引发的如飓风般席卷欧洲的宗教大分裂比起来完全是不值一提。
说起来经过千年的恩怨纠葛,公教与正教之间的矛盾其实在已经比多年前温和了许多,就如赫尔瓦子爵说的那样,他的父亲西格纳契公爵被害,与其说是因为改宗,不如说是因为他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至于这些人是谁,赫尔瓦给出了一连串的人名,其中北波斯尼亚的鲁瓦(阝十)侯爵俨然高居名单之首。
按照赫尔瓦的说法,那些人因为感觉到他的父亲成为了他们角逐波斯尼亚国王的障碍所以才要铲除他,而这些人有资格角逐王国的人之所以不拿其他竞争者当目标,而是偏偏选中了西格纳契公爵,只是因为公爵选择了改宗,这样才有了更好的借口。
对于赫尔瓦子爵的分析,亚历山大还是很认同的。
虽说宗教矛盾往往是直接引发冲突的起因,但是宗教矛盾却从来不是导致矛盾的根本,一切最终还是源于利益。
而据亚历山大所知西格纳契公爵当初的改宗导致对很多支持他的克罗地亚贵族产生了影响,而这就更加坚固了公爵角逐波斯尼亚王冠的分量。
“那位鲁瓦(阝十)侯爵是北波斯尼亚最有影响的大贵族之一,”亚历山大看着绵延向前的山路说“他曾经在瓦拉几亚大公手下任职抗击奥斯曼人,更在回到波斯尼亚后成为了北方贵族们的领袖,据说不论是在贝尔格莱德还是布加勒斯特都有很多人支持他成为新的国王,甚至我们的老朋友卡尼奥拉的卡尔大公也和他有着很深的关系。”
“看来是个挺难对付的人。”贡帕蒂不以为意的说“不过这和赞咱们似乎没有关系,这些事都让子爵去烦恼吧。”
贡帕蒂的话让亚历山大一声轻笑,他知道贡帕蒂对这次旅行多少有点失望,毕竟迄今为止他们似乎都是在漫无目的走走停停,甚至有几次贡帕蒂终于热耐不住向他询问这次远征究竟是为了什么。
亚历山大当然不会告诉他自己这趟来为的是要把索菲娅带走,好在一个更有利也更具诱惑性的理由足以打动贡帕蒂。
“铜矿,有着大量储藏量的铜矿,相信我吧那些铜矿开采出来的矿石要你抢到的那些多得多,”亚历山大这么对贡帕蒂解释着“只要想想你能拥有一支完全属于你的火炮部队,这就足够让这次旅行吃更多的苦也值得了。”
这个理由立刻让贡帕蒂闭上了嘴,而后他甚至转而为亚历山大滞留在萨格勒布有些焦急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