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14章(第7/9页)

侍疾的事,方太后没空管了,她正在反复跟自己的小儿子唠叨内阁如何不将她这位太后放在眼中。

仁德亲王劝道:“儿臣闲散这许多年,本也不知国事,母后把儿臣派过去,也不过是个尸位素餐罢了。”

方太后急道:“若没个可信的人去镇着,万一朝中有要紧事可如何是好?”

仁德亲王哭笑不得:“母后,内阁都是忠贞之臣,断不会如母后所言。”

方太后将嘴一撇:“忠贞之臣?忠贞之臣便这般不将哀家放在眼里吗?”显然厌恶极了内阁,方太后一会儿一个主意,“既然你不乐意,哀家宣你舅舅进宫便是,总要寻个可靠的人帮皇帝看着江山。”

仁德亲王连忙拦道:“母后,万万不可!”

“有甚不可?”方太后凤心独断,道,“哀家便不信找不到一个听哀家的!你不愿意帮哀家,你舅舅定乐意的。”说到底,还要靠娘家人!

仁德亲王劝道:“母后这是要把舅舅往火上烤哪。”

方太后相当固执:“这个时候,也只得举贤不避亲了。除了你舅舅,哀家也不放心别人!”

听到这话,仁德亲王险些没厥过去。

宋嘉言安排好侍疾值班的顺序,单把端睿公主留下来,打发其他的皇子公主们回去暂且歇着,到了侍疾的时候再过来。

端睿公主以为宋嘉言要跟她说些什么,结果,宋嘉言什么都没说,简单地用过饭之后,宋嘉言就开始教给端睿公主怎样给昭文帝按摩身体穴位,如何喂药照顾病人。

后宫的事宋嘉言顾不上,便交给戚贵妃暂理。好在大部分妃嫔都知如今两宫心里不大痛快,也不敢在这时候来碍眼。

昭文帝突发重病,最急的并不是宋嘉言。

宋荣回府便闭门谢客,并叮嘱宋嘉谦宋嘉诫认真当差低调做人,宋嘉谦晚上问宋荣:“也不知娘娘在宫中如何了?”这个时候,若说宋家不紧张是假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正对此景。

宋荣淡定道:“皇上病重,娘娘与皇子自然在侍疾。”昭文帝刚病头一日,这个时候若有人提立储,是最傻的。宋嘉言还不至于这么沉不住气。而且,宋嘉言要面对的情况也不只是把儿子送到皇位这样简单,九皇子,实在太小了。

宋嘉谦轻轻地叹了口气,他的年龄与阅历注定了不能如宋荣这般镇定自若。不过,宋嘉谦还是忍住,没有再多问。宋荣点拨他一句:“你要沉得住气,看准了才能出手。如果看不准,就不要动。”

“大伯,我实在担心得很。”

“嘉谦,我空有爵位,而你不过位居七品。你这般担心,能做什么吗?”宋荣温声道,“哪怕算上咱家的姻亲,也没有一个内阁之人。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不知道皇后的意思。”

说着,宋荣叹了口气:“现在,宋家的权柄已不在我的手里。”宋荣不是迂腐之人,他在宋嘉言面前也不会摆父亲的架子。自打宋嘉言做了皇后,宋荣便明白,今后的日子,宋家何去何从,要看宋嘉言的安排。而他这个宋家的大家长,早已名存实亡。

宋荣微微一笑道:“不要把皇后看成后宫中孤立无援的妇人。”他虽然诸子皆不成器,不过,有宋嘉言一女也足以告慰平生。

宋嘉谦依旧似懂非懂,不过,还是老实地点了点头。

昭文帝躺下了,朝中事务虽有内阁做主,不过,重要的事是需要御笔朱批的啊。如今昭文帝依旧昏迷着,怎么御笔朱批啊?

军情如火,如何耽搁?

虽然内阁已经对方太后有极大的意见,还是要就朱批之事请示两宫。

两宫之中,宋嘉言以侍疾为名不对朝政加以评论,方太后却是又发了一道懿旨,要求自己的哥哥承恩公入内阁为相。不然,御笔朱批之事免谈。

东穆国以朱雀门为其正门,当年,宋嘉言便是在朱雀门受册为后。

昭文帝的寝殿是昭德殿,为皇城中轴线上的主建筑之一,内阁离昭德殿不远。昨日方太后的口谕,大臣们没理会她。如今竟然将懿旨下到内阁,要把承恩公塞到内阁为相辅。

方太后毫无政治智慧的一个举动惹恼了全天下的读书人!

彭老相爷也不接懿旨,直接带着内阁大臣与满朝文武往昭德殿外面一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