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11章(第3/7页)

太后皇后两番训话,妃嫔们起身行了两次礼,娇声应下。

方太后原是为了给宋嘉言难堪,不想宋嘉言非但装作不懂,还借题发挥,当下一噎,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宋嘉言关切地问:“母后昨夜歇得可好?”

方太后一扶额角:“不知怎的,大半宿的没睡着。”

“不如宣太医来问问?”

方太后叹口气:“也好。”

太医是治不了方太后的病的。

方太后的手段很老套,先时借道士的嘴,如今又借钦天监的嘴,说是星宿不利,忌属兔的人。宋嘉言正属兔,方太后一脸坚决,道:“怎可因我一时不适就委屈皇后,叫那些属兔的宫人内侍移出去避讳两个月也就够了。哀家的身子并不要紧,皇帝不必担心。”

宋嘉言心知肚明,想到前番九皇子之事她忍了,不想方太后这般得寸进尺,没个消停,顿时怒从心头起,打入宫时刻意表现的那几分和气亦不见了踪影。宋嘉言意有所指,淡淡道:“只要母后凤体安康,不要说出宫避讳,就是臣妾的一条命,也没什么不能舍去的。母后歇着吧,臣妾这就准备移宫之事。”宋嘉言起身,正色望向昭文帝,道:“臣妾身为皇后,盼着太后平安康泰。但臣妾要带着九皇子与五公主一道出宫!”

昭文帝一时犹豫,方太后已叹:“委屈皇后了。”竟是允了。

宋嘉言微微点头:“还有一个条件,臣妾不去什么天祈寺。皇上与太后信得过臣妾,便允臣妾去老梅庵。别的地方,臣妾信不过!”

方太后脸色难看至极,道:“莫非皇后还信不过哀家与皇帝?”

宋嘉言一字一句道:“信不过!”

方太后的肺险些叫宋嘉言给顶出来,冷脸道:“那皇后何必出宫,哀家也担不起逼迫皇后出宫的罪名。”

“臣妾是为了皇上。”宋嘉言道,“皇上是一国之君,不是成日耽搁于后宫婆媳之争的男人。太后可知皇上为逼宫之耻有多少天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皇上是臣妾的丈夫,臣妾心疼丈夫。”宋嘉言说完就走了。

方太后对儿子泣道:“皇后如此心疑哀家,不过皇帝在一日,哀家活一日罢了。”

昭文帝温声劝慰:“母后多心了,皇后不是这样的人。母后且歇着,朕去凤仪宫看看。”

昭文帝匆匆离去,方太后多少抱怨尚未出口,望着空空的宫室,心中竟是说不出来的滋味儿。

她以为宋嘉言定是死都不肯出去的,不知准备了多少后招来招呼宋嘉言,结果,宋嘉言应得这样痛快,方太后反没了想象中酣畅淋漓的胜利感。

昭文帝匆匆赶到凤仪宫。“嘉言,事情还未到此地步。”昭文帝如此劝宋嘉言,“太后年纪大了,老人家,难免脾气古怪。”

宋嘉言反问:“皇上觉着太后是脾气古怪吗?臣妾听说,先时五皇子尚在时,太后与太子殿下关系平平。如今五皇子因故过身,丽妃抚育七皇子,太后赞七皇子似皇上少时。”宋嘉言一叹,“这也是人之常情,有些人,天生有这种权力欲。昔日汉景帝之母窦太后还曾妄图兄位弟及,所为,亦不过权势也。太后喜欢与方家亲近的皇子,太正常了。臣妾与方家有隙,娘家不显,太后这样一桩桩的事做出来,所谋者,无非皇上身后之位罢了。”

方太后这点小心思被宋嘉言赤裸裸地点出来,饶是昭文帝心知肚明,脸上也有些挂不住,道:“你想太多了。”

“皇上一清二楚。”宋嘉言揉揉眉心,眼中露出一丝倦意,“皇上不必劝臣妾,先时永寿道长之事,臣妾有没有忍,有没有让?太后依旧如此。太后是皇上的母亲,皇上以孝治天下,怎能忤逆太后呢?皇上顾念我们夫妻之情,让儿女伴在臣妾身边,臣妾就满足了。”

昭文帝道:“朕是担心你们。现在流言纷纷,你乍一出宫,若有意外怎么办?”

宋嘉言眼睛微湿,叹道:“有皇上这句话,臣妾也没白跟皇上一场。”

宋荣去老梅庵探望宋嘉言,如今宋嘉言在宫外,别的不说,起码见见娘家人再方便不过。

宋荣道:“太后需要一个教训。”简直欺人太甚,当他宋某人是死的不成?

宋嘉言道:“他们兄妹年纪尚小,倒是不急。”再者,昭文帝的心思,现在还不清楚。她记得以往昭文帝对她说过的话,“其实,这是上官常用的手段,通过一件事,观察底下诸人的反应,便知何人可用,何人不可用。”昭文帝在她与太后之间和稀泥,倒有几分这样的意思。此时人们极看重孝道,昭文帝也是以孝治天下,只是,在宋嘉言看来,不知是何原因,昭文帝对方太后并没有多少传言中的恭敬。现在,的确有必要试一试昭文帝的底线,看他对方家还有几分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