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4章(第7/10页)

得知儿子去了庙里,秦三太太号啕大哭,夜半想着上吊,幸而被身边丫鬟及时救下,方捡回了半条命。如今,她是死是活,秦家也顾不上了。秦老尚书枯坐了一夜,第二日叫着儿子,带着老妻,一并去宋家赔礼道歉。

宋荣正在家里等着秦家上门呢。

秦老尚书深深一揖,羞愧难言:“秦家对不起宋家。”

宋荣并没有受秦老尚书的礼,他扶起秦老尚书,肃容道:“当日,老尚书亲自求亲,我方许嫁爱女。若是秦家早有与郡王府结亲之意,实不该戏耍于我。”

听宋荣的话音,秦老尚书愧道:“此事,秦家大错特错,不论子熙你如何处置,秦家绝无二话。”

“老尚书莫要这样说,秦宋两家原本就没有定亲,口头上的话,我视为誓诺,秦家不过随便说说。是我信错了秦家。如今赐婚旨意已下,我宋子熙唯愿秦家公子步步高升,前程远大了。”

秦老尚书落泪道:“将心比心,若我家女孩儿遇着这样负心人家,再怎么做也不为过。若子熙你允准,我真心诚意为秦嵘聘你家大姑娘为妻。”按秦老尚书本心,绝没有叫秦峥攀慕贵女的意思。说实际一些,小郡主虽贵,仁德亲王不过闲王而已,如今管管宗人府的事,实不比宋家实惠多少。

宋荣冷冷道:“老尚书虽对我有恩,我自问对秦峥不薄,视他如子侄一般!如今您家公子,还是留着做驸马做郡马吧,我宋家女高攀不起。”做出这等忘恩负义的事,还有脸赔罪!

那边儿秦老太太也很难堪,宋老太太早气个半死,正等着秦家呢。秦老太太一来,宋老太太心火上蹿,道:“我是乡下出来的,不大会说斯文话。不过,先时我觉着老姐姐与我是一样的人,才会同意跟你家结亲。这是怎么回事?无缘无故的,太后怎么会赐婚?你们若早给你家孩子相中了郡主,还来我家提什么亲事?你们也忒瞧不起人了!谁家没女孩儿啊?我听说老姐姐也是有好几个孙女的人了,怎么不把疼自己孙女的心略往别人家女孩儿身上考虑考虑呢?”宋老太太冷笑道,“我知道,郡主比我家言丫头的县君要高好几个等级。人哪,也别忒势利,我就不信,我家言丫头就不如人了!”

秦老太太哽咽道:“是我教媳无方,才惹出这等没脸的事。还有什么脸见老妹妹呢?老妹妹你有什么火,只管冲着我发,我这心里也好受些。”

原本宋嘉言只是静坐一旁,此刻,她忽然问道:“秦三太太如何了?”

秦老太太忙道:“家里商量了,这就送她到家庙里念经去。言丫头,我对不住你啊,我们秦家对不住你啊!”

宋嘉言淡淡道:“亲事自去年就开始提了,只因我的腿迟迟未好,方推到今年。我听说老太太每月都会进宫请安,我不信,老太太没有跟淑妃娘娘提及我与秦峥的亲事。淑妃娘娘心知肚明,还特意召秦三太太进宫相问,就是因为淑妃娘娘知晓,秦三太太素来势利短浅。”宋嘉言曲指敲了敲膝盖,温声道,“淑妃娘娘这样急于与仁德亲王府联姻,无非是想在太后面前讨个巧,增加她在后宫的分量而已。”

宋嘉言望着秦老太太,不疾不徐道:“秦三太太当着太后的面儿亲口说了两家无议亲之事,秦峥若是反口,就是把自己的亲娘往绝路上推。所以,秦峥会应下这桩亲事的。秦宋两家联姻之事,于帝都并不是秘密,我不信李王妃不知晓。李王妃有意于太后面前相问,无非是早与淑妃娘娘商量好,做个扣儿而已。”宋嘉言眉目从容,“仁德亲王府得到这桩亲事,淑妃娘娘在太后面前讨了巧,而今旨意已下,秦家自然要遵旨而行。老太太不必流泪了,依我对秦家的了解,这不是您与尚书大人之意。书香人家儿,视脸面名声比性命还重要。你们,也是没料到秦三太太蠢到如此地步!”宋嘉言道,“甚至不必把秦三太太送到家庙,秦峥与小郡主定亲成亲,没有亲娘出面怎么成呢?秦三太太虽无诰命,到底是小郡主的婆婆,再者,始作俑者于后宫安享富贵,秦三太太不过蠢而已,焉能将过错都推到秦三太太身上,这也太不公平了,接她回来吧。”

宋嘉言取出一片锦帕,打开来,里面正是秦老太太先时赠她的小玉佛。秦老太太满心悔意,流泪将宋嘉言的金钗相还,掩面道:“我无颜见你啊,言丫头。”宋嘉言将事情说得八九不离十,若是宋嘉言自己想出来的,这般才智,委实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