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2章(第6/11页)
宋嘉诺一时没主意,转而问兄长:“大哥,你武科春闱准备得如何了?”
“唉,估计得落榜。”举人勉勉强强的,这回多半是陪练的,宋嘉让愁眉苦脸,“天天做这鸟儿文章,做得一个头两个大。”
宋嘉诺哈哈笑了起来,他正是变声期,有些公鸭嗓,声音十分好笑。
跟兄长说了些话,宋嘉诺心里郁闷的事儿稍稍纾解了些,就去找了大姐姐。二月天,太阳正好,院中无风,宋嘉言令丫鬟们置了榻椅在院中,正晒太阳呢。
宋嘉言见宋嘉诺来了,笑道:“来得巧,过来吃云片糕。”
宋嘉诺见大姐姐榻旁的矮几上摆了三五样糕点,沏好的茶,也喝了两口,拿着点心吃,说:“大姐姐可真会享受。”
宋嘉言笑道:“女人跟男人不一样,男人得考功名奋斗,女人吃吃喝喝就是一辈子。你怎么好跟我比,怎么没念书啊?难得你有空闲。”
宋嘉诺便将父亲不准他科考的事说了。
宋嘉言思量片刻,道:“其实,这次大哥估计会落榜,父亲心知肚明的。至于你想考秀才,晚上两年倒没什么不好。”
“为什么?”
“我听说,朝中首辅彭老相爷,其子不过六品工部员外郎,其孙在翰林院修书而已。你想想,这是为什么?诗书科举是晋身之阶,真正官场上需要的可不只是这些东西。”
宋嘉诺自幼闷头苦读,家里什么事都打扰不到他。其实,宋嘉诺身上还有许多欠缺的东西。宋嘉诺酷似宋荣,不过,或许是自幼环境的原因,宋嘉诺如今绝对没有宋荣十四岁时的本事。如今就算考出来,不过一个令人称颂的名头儿而已。
宋嘉诺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宋荣不令他去考童子试,他也就不去了,跟宋荣说辞了秦家家学的功课,日后在家里温书,宋荣直接允了。
宋嘉诺道:“父亲,以后,父亲让儿子在书房为父亲伺候笔墨吧?”
宋荣微微一笑道:“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了?”
宋嘉诺认真道:“儿子觉着,读再多的书,写再俊秀的文章,其实都是笔上谈兵。”
宋荣想了想:“这样啊,先跟着方管事打理家中庶务,如何?”宋荣从不小看庶务,不识人间疾苦,不要说做官,做人都成问题。庶务这些东西,日后自然用不着宋嘉诺亲管,但是,也要知晓里面的一些门道儿才好。
宋嘉诺道:“儿子听父亲安排。”
宋嘉诺辞了秦家家学,又开始学着打理庶务,半句不提科举的事,不必别人,小纪氏便急个半死。丈夫宋荣是属于天才学生一流,十二岁便中了秀才。秦家秦峥,十四岁中了案首。如今,自己儿子也十四了,当务之急,儿子哪怕不去科举考秀才,也不要将时间花费于庶务之上啊,多浪费时间。
事关儿子前程,小纪氏还是要听一听丈夫的说法。
宋荣道:“待过得两年,再叫阿诺去考童子试不晚。这些事,你不必担心,我心里有数。”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儿子有出息,不过,叫儿子多经些世事再入官场,没什么不好。何况,哪怕入了官场,儿子的升迁怕也不能与他当年相比。尤其宋荣如今正当年,他欲在官场上再进一步,宋嘉诺的前程就得压一压。如今儿子年纪尚小,趁机令儿子好生沉一沉心,锻炼一下心志,晚几年出仕,未尝不可。
天底下做父母的,没有不为儿女操心的。
这一对至尊父子犹是如此。
大皇子挨了顿板子。也没打得多重,皇室贵胄,给那些行刑的一百个胆子,他们也得顾惜自己的性命呢。真把大皇子打个好歹出来,他们也不必活了。最要命的是,前脚大皇子刚挨了板子,后脚昭文帝就下了册封太子的诏书。那几个行刑的内侍吓得肝胆俱裂,生怕大皇子秋后算账寻他们的麻烦。
其实,他们实在想多了。
如今大皇子忙得很,哪里有时间去跟他们翻旧账。
见大皇子来请安,昭文帝问:“都好利索了?”
一把年纪被敲顿板子,大皇子脸上微热,道:“儿臣知错了。”
“说说都错在哪儿了?”
“儿臣不该对皇祖母失礼。”
昭文帝叹口气,语重心长道:“朕就你这一个嫡子,自你母后过身,多少人提立后之事,朕从未松口。太子之位,不立你立谁呢?先时之所以未早立太子,就是想磨一磨你的脾气。太后,是朕的母亲,是你的祖母。你说的那些话,叫臣下听到,你这名声脸面还要不要了?再者,你与太后彼此生隙,万一朕早一步过身,朕还真不放心太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