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2章(第3/11页)
其实,昭文帝也没跟冯嫔多说什么,不过,他去打了个转儿,冯嫔的病立刻便有了起色。
倒是三皇子一味地去宽慰母亲,兵部的差事都不大经心了。昭文帝点他一句,三皇子道:“儿臣正想禀告父皇,儿臣年岁渐长,想请父皇赐藩王位。若父皇允准,儿臣想奉母妃去藩地供养。”
“你还年轻,替朕分忧不好吗?”昭文帝淡淡地道,“你满是供养你母亲的心,就没有对朕的孝敬之心吗?”
三皇子忙跪在地上道:“儿臣岂敢?儿臣只怕,孝敬父皇的人那么多,多儿臣一个不多,少儿臣一个不少。”说着,三皇子眼圈儿微红。
“行了,父子之间,哪里这么多的规矩。”昭文帝示意三皇子起身,叹道,“都是朕的儿女,你们就像朕的手,你觉着自己无足轻重,须知十指连心,你们哪个不好,朕都心疼。你母亲那里,朕赐了药,有太医盯着,不会有事。差事上,自己多用心。”
三皇子低声应了。三皇子回府后,三皇子妃赵氏迎上前服侍丈夫换了家常衣裳,道:“五弟差人送了些药材来。”
三皇子淡淡地嗯了一声,没说什么。
第二日晚上,四皇子亲自过来了一趟,送的也是药材。四皇子满是歉疚,道:“若不是去了大哥府上,弟弟还不知冯娘娘病了。三哥别挑我的理,我不大进宫,消息也不灵通。”四皇子生母早逝,养母位分也低,不过是个小小的美人。姚馨受人挑拨,自己做了蠢事,景惠长公主一路查到四皇子府,四皇子便是第一嫌疑人。只是,四皇子在昭文帝面前叫屈的话也有道理,四皇子道:“父皇有心抬举儿子,馨表妹身份高贵,儿子为何要使计破坏自己的亲事呢?”总之,一团乱麻。昭文帝令四皇子好生整饬自己的府第,然后,安抚了景惠长公主,就此作罢。
三皇子笑道:“四弟哪里话,你还记挂着我母妃,三哥知你的情。”大皇子为嫡长子,自然最为尊贵,只是,元后早逝,大皇子至今未被立为太子,这尊贵中又带了三分尴尬。不过,大皇子对兄弟们素来不错,尽管大皇子妃不得太后青眼,得知冯嫔病后,大皇子早早地给三皇子送了药材,对他道:“你大嫂在宫里没什么脸面,咱们兄弟就更不必提了。按理说,冯娘娘病了,正该用到女人的时候,只是,她们也难做,倒弄巧成拙。你是皇子,冯娘娘的亲儿子。父皇以孝治天下,你亲自去侍奉汤药,谁也说不出什么。就是太后不喜,这关系到冯娘娘的玉体,如今也顾不得这许多。你进宫勤谨些,冯娘娘看到你,也能打起精神来。世上再没有因孝顺生母而获罪的道理,父皇也不是那样人。”
有大皇子这番话,再有三皇子自己心性乖巧,如今昭文帝肯再给冯嫔一些脸面,冯嫔这条命总算保住了。
这个年,因多了长媳,更显得人气旺,更是喜上添喜的是,年前戚氏被检查出身孕来,把老太太喜得不得了,将自己常吃的燕窝红参什么的包了两大包给戚氏补身子。
不但宋家喜悦,便是戚太太,也坐车来瞧了女儿一遭。
戚氏有孕,小纪氏隐隐放下心来。年下这些日子,戚氏随她掌家,虽然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却是什么都知道一些,对家中下人也熟得很,几件事戚氏都做得很漂亮。以戚氏这种势头儿,没几日怕是她就要让贤了。如今戚氏及时怀孕,小纪氏正好以戚氏养身子为名,顺势将管家之权收了回来,还贤惠地提醒厨下,多做些滋补的东西给戚氏吃。
倒是有一事小纪氏给老太太提了个醒儿:“媳妇有了身孕,让哥儿身边没个服侍的,不大像话。我也不知道他们小夫妻怎么想的,来跟老太太拿个主意。”这话,小纪氏说得理所当然,正对身份。
老太太当时没说什么,事后跟宋嘉言商量。老太太道:“你大嫂子是个贤惠人,我想着,就是给让哥儿,也不要给那些淘气的。要不,还是让你大嫂子自己安排。”比起当时直接往儿子房里塞丫头,老太太想让戚氏自己安排,已是给足了戚氏面子。
宋嘉言道:“要我说,这事儿倒不急,祖母,您忘了,明年大哥可是要参加春闱大比的。大哥中了武举人,名次却不是很好。眼瞅着就过年了,春闱是三月初。祖母是一片疼爱孙子的心,只是,大哥毕竟年轻,哪个少年不喜美人儿呢?若因这事耽搁了大哥的功名,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