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14章(第4/8页)

武安侯夫人目瞪口呆,问她:“你听谁说的?”

“书上看的。”

“胡说八道,没有这样的事。天底下表兄表妹成亲的多得是,就是我跟你外祖父,我们就是表兄妹,你大姨母跟你母亲都聪明伶俐得很。还有阿双他们兄弟,你表舅与吴姑娘也是表兄妹,阿双他们还是状元呢。知道你是大姑娘啦,说这个难免害羞。先跟你透个气儿,等什么时候我问问你父亲的意思。”

宋嘉言噘了噘嘴,没说话。

宋荣现在看吴家兄弟顺眼得很,尤其这兄弟二人十分嘴甜,有事儿没事儿地总是来宋家,一口一个姑丈叫得亲热。

吴家兄弟算是冯家嫡系,先时姓吴有隐姓埋名的意思,如今都真相大白,冤屈得伸,依旧未改回本姓。宋荣问过缘故,兄弟二人说是冯继远的意思。想到冯继远,宋荣便不好再说什么了。

宋嘉言悄悄对宋荣道:“爹爹,我觉着冯家的事儿挺怪的。”

宋荣正在看书,漫不经心地应了声:“哦,哪儿怪啊?”

“当年的事啊,我听人说一场大火把青云巷都烧完了,难道先帝就没查证过?而且,关键是老侯爷知道得一清二楚,反倒为庶子遮掩,这也太不公平了!就算冯家表舅毁了容落下残疾,失去了袭爵资格,阿双阿玉也能袭爵啊!”宋嘉言道。

宋荣瞅宋嘉言一眼,道:“当年啊,太子已废,这场火就被归咎于二皇子身上。二皇子因为这场大火失去了继承权,于是,今上登基。老侯爷就是知道,也不会说。当时,老侯爷有一女为今上侧妃,那会儿,冯侧妃已经诞下两位皇孙。冯侧妃与冯锦渊是同胞兄妹。老侯爷只有两个儿子,嫡长子早已过身,嫡长孙毁面残疾,揭发了庶子,爵位怎么办?”宋荣早将一切查得一清二楚,淡淡道,“吴双吴玉的母亲当时是罪奴之身,今上已赦了吴家之罪。但,当年是先帝在位,有一个罪奴出身的母亲,他们焉能继承爵位?而且,此事一旦揭发,连累的不只是兴国侯府,你明白吗?”当年的冯侧妃,当年的三皇子,都可能被卷进这场政治漩涡。一旦牵连到三皇子头上,那失去的东西,绝对比一个兴国侯府要多得多。所以,不是没有证据,只是,不能查。最好不过有当年的二皇子做替死鬼,一举两得。

吴家兄弟一直待到此时方揭露此事,未尝不是明白这些。

“所以,哪怕庶子狠毒至此,老侯爷仍要做此安排。”宋荣神色深远,道,“你若是觉着老侯爷不恨庶子,那么,老侯爷如何会在祠堂额匾上留下置庶子于死地的奏章。这就是政治,最重要的不是真相,而是情势。”

武安侯夫人是个利落脾气,既看好吴双与宋嘉言的亲事,自然会寻机跟宋荣提。

宋荣倒也爽快,微微一笑道:“丫头今年十三,若是阿双此心不改,待丫头及笄后,就为他们定亲。”

武安侯夫人拊掌笑道:“极好。我是看阿双并不贪恋爵位银钱,以后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何况,他早与嘉言认得。嘉言嫁了他,家里清静不说,进门就当家。何况,又是亲上加亲,有咱们看着,就是阿双,也断不会委屈了嘉言。”

“岳母说得是。”宋荣笑道,“我看阿双也不是个没出息的。”起码吴双上辞爵位,再捐家资的事办得很漂亮,宋荣很欣赏吴双的手段与眼光。

两人三言两语的,便将宋嘉言与吴双的亲事定下了。

吴双正与宋嘉言在亭中说话:“我听说我与二弟回乡的日子里,妹妹还去庙里相亲来着?”

宋嘉言白他一眼,道:“那又怎么啦?”

吴双笑道:“没怎么,就是我知道后,当真是惊出一身冷汗。还好杨三公子是个没眼光的,不然,我在哪儿找后悔药吃呢?”

宋嘉言瞪他:“你莫如此花言巧语,你怎么会喜欢我呢?自己照照镜子都比我好看。”

吴双剥了一把开心果放在宋嘉言面前的干果碟中,笑问:“为什么我不可能喜欢你呢?因为你生得不如我好看?我每日照镜子,看惯了自己的脸,再看谁都差不多。就是令妹,我也见过,帝都人说她才貌过人、艳绝天下,我看,不过尔尔。”

宋嘉言倒不知晓这事,好奇地问:“你什么时候见过我妹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