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13章(第4/14页)
“原本我是想着兴许能在出门前定下与言妹妹的亲事,再出外游历。如今看来,没这个可能了。”宋家不是就他一个选择,若有比他好的,宋荣肯定会将宋嘉言另许他人。深深地吸一口气,秦峥道:“若是纠缠于婚事,一直在帝都这样耗费光阴,下科春闱一事无成,宋大叔更不可能将言妹妹许配给我。我如今才学虽不比吴双,不过,我与言妹妹一道长大,算是青梅竹马。吴双毕竟底细不清,宋大叔是个谨慎的人,在言妹妹及笄前,是不会定下她的亲事的。我想着,收拾好东西,这就与杜君一道出门游历,用心苦读,以期下科春闱有个好成绩。”若因儿女私情,就黏黏糊糊没个男人样,不要说宋荣,就是秦峥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
秦老尚书欣慰地点点头:“你放心去游历念书,余者不必担心。像你说的,子熙不会这么快决定女婿人选。”秦老尚书何等老谋深算,拈须笑道,“你只看到吴双底细不清,我告诉你,这兄弟二人身上,有的是事儿呢。”
秦峥微惊,就听祖父沉声道:“便是宋子熙兄弟当年,文采出众,考的都是文榜。如今吴家兄弟,一个文状元,一个武状元。寒门出身的文状元向来不少见,但是,吴玉能中武状元,武功、兵法,都是一流。若是寒门之人,断没有条件调理出一个武状元来。子熙心思缜密,远胜常人。我能想到的,他亦能想到,凭他的聪明,怎会将女儿嫁给身份不明之人?”秦老尚书望向他,“只要你争气,子熙一定会选择更稳妥的秦家。你只瞧见如今吴家兄弟光芒万丈,自来光芒万丈之人,多是一耀即逝。男人,最终还是要靠本事说话的。”
秦峥吃了祖父给的定心丸,悬着的心方才落地。
秦峥与杜君外出游历,朋友们还送了他们一程,吴玉吴双也去了。吴双秦峥还算有些风度,彼此还能说笑几句。
待秦峥离开帝都,吴家兄弟接着跟皇上请假,大意是,如今兄弟二人都考上了状元,也算小有出息,想着接父亲来帝都享享清福。
昭文帝道:“朕听说你们的父母已经过世了。”本来没爹没娘父母双亡的,怎么突然又要接亲爹来帝都?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便是昭文帝也忍不住问一句。
吴双道:“臣的母亲与养父均已过世,臣的生父还活着。”
别人顶多一亲爹一干爹一后爹,这三种爹都很好理解,后爹,也称养父。一般亲爹死了,亲妈改嫁,就有了后爹。但是,吴家兄弟你这亲爹还活着呢,怎么又有养父了?偏偏养父又死了?这关系真够复杂的。
不要说昭文帝,整个帝都关注这兄弟二人的有心人都好奇,先时称自己父母双亡的人,忽然之间蹦出亲爹来。既然亲爹还活着,身为子女,怎么能说自己父母双亡呢?
礼部尚书李修竹实在看不过去,道:“吴大人,令尊既然在世,您先时怎么说自己无父无母呢?”亏他先时还想招吴双做孙女婿呢。
“这是家父的交代,下官实有苦衷。”
李尚书道:“皇上在上,吴大人有苦衷,不如向皇上申诉。”
吴双依旧不肯说:“下官想先接家父来帝都。”
昭文帝懒得再问了,大手一挥,给了吴家兄弟一个月的假。吴家兄弟自江南永嘉而来,路途遥远,假期少了真不成。
原本宋荣还想令宋嘉让试一试吴家兄弟呢,结果,吴家兄弟忽然蹦出个爹来,这又请了假回老家接早已在吴家兄弟嘴上不知死了多少回的生父。便是宋嘉言听到这事儿,都忍不住腹诽,若是哪天吴家兄弟早死的娘给还了阳,她半点儿不会觉着奇怪。
吴家兄弟身上颇多诡谲之处,宋荣索性不再考虑他们。倒是有人与宋荣说亲,还是很不错的人家,禁军统领杨大将军家的嫡三子杨辉。杨辉今年十七岁,去年刚考了武举人,宋荣倒见过杨辉几面,小伙子相貌不差,能考中武举人,应该有些才学。
宋嘉让对于他爹的善变,简直无话可说。先时还说要从秦峥吴双两个里面选呢,如今有人给说杨家公子,他爹立刻就变了主意。
宋嘉言在仁德王妃的花宴上见到过杨太太,瞧着很慈和的一个人,拉着她说了许多话:“听说大姑娘早就帮着太太管家理事了,真是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