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10章(第7/15页)

小纪氏笑道:“我们老爷早就说你是个出息的孩子,今日一看,果然如此。好孩子,你叔父指点你是应该的,你考得好,我们也为你高兴。去见见老太太吧,她最喜欢跟你们这些出息的孩子说话儿。”

宋老太太的确是喜欢考科举的孩子,无他,她两个儿子都是科举出身,老太太对科举怀有一种崇高的感情。见秦峥小小年纪就中了案首,老太太笑道:“考得好,考得好。我就喜欢科举的人,这是凭自己的真本事来做官。自己有本事,才能做得好官。”

秦峥笑道:“老太太说得是。亏得叔父肯指点于我,不然,我哪里能这样顺利地考中秀才。”秀才其实并不难,如秦峥这般,资源都是上好,若连个秀才都考不中,这就有问题了。不过,秦峥年纪尚小,而且秀才不难,但,考中案首就需要一点本事了。

老太太见秦峥谦虚,摇一摇头道:“是你自己争气。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你自己用功,学得好,聪明。”说着说着,老太太又说到自己儿子,“你大叔也是,他们兄弟小时候啊,哪儿有名师,就是跟村东头儿的秀才念书……”

因未见到宋嘉言,秦峥就听老太太说起了宋大叔的当年。秦峥这人,有耐心,还时不时地接两句话,老太太说得更是来劲儿。就是辛老太太,瞧着秦峥模样俊秀,斯文有礼,也喜欢得不得了。

秦峥就陪这两位老太太说话,这一说,就说到了晌午。

这都是吃午饭的时候了,真不好意思不留客,何况是秦峥这样讨人喜欢的少年。

秦峥笑着推辞:“老太太与舅老太太赐饭,是小子的荣幸。只是老太太、舅老太太这里,姐妹们常来常往,小子年纪渐长,怕唐突了姑娘们。若老太太爱惜,小子去前院儿用就行了,待叔父回来,小子给叔父请过安,便回家了。”

老太太笑道:“看我,都老糊涂了。好,你这就去前头用饭吧。我叫人从我小厨房给你送好吃的去。”

秦峥一笑谢过。

宋嘉言在秦峥走后方到老太太屋里来,老太太说:“丫头,秦家峥小子中了案首,你知道不?”

宋嘉言笑道:“在外头听人说了。”

辛竹筝微惊,道:“不是秀才中第一才能被称为案首的吗?”可真是厉害。

别看老太太对别的不大清楚,科举的品阶她一清二楚,听辛竹筝一说,老太太喜滋滋地笑起来:“是啊,秀才中成绩最好、做的文章最漂亮的人才能叫案首,别的可是不行的。当年,你表哥中了案首,哎哟,村东头儿的财主还送了咱家一口猪。我高兴的哟,都用来摆酒席了,从一出太阳热闹到伸手不见五指,乡亲们才走。”

宋嘉言也知道这件可乐的事,问:“祖母,人家财主不是想把家里的女儿嫁给爹爹吗?”

宋老太太将下巴一扬,将嘴一撇,做出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哼一声:“是啊,原本我以为他家是白送的猪呢。还是媒婆子登门儿,我才知晓是要跟咱家结亲。哎哟,简直能把人愁死,你爹爹那会儿才十二,哪儿是说亲的年纪?再说了,他家那丫头我早就瞧过,就没一样能配得上你爹爹的。后来,这些不开眼的家伙,又要把猪要回去,哼!”害她到处借钱才补足了猪钱还给了财主家,现在想起这事儿,老太太都是满心气愤。

大家念叨了一会儿,就摆开桌碟吃午饭了。

秦峥是在前头用的饭,奴才小心侍奉,格外殷勤。

及至傍晚,宋荣还未回家,倒是杜君来了。

秦峥早知晓杜君与宋家的关系,笑道:“阿君,还没向你道喜。”杜君一直在秦家家学念书,这次也参加了秀才试,虽然他排名不若秦峥高,不过,也是榜上有名。

杜君笑着拱手,打趣:“秦案首,同喜同喜。”能一举中得秀才,对于秦峥是意料之中,对于杜君就是意外之喜了。

不过,既然中了,杜君还是来了宋家。不为别的,姐姐已然如此,他有出息,姐姐在宋家就更有脸面。

俩人一直等到宋荣回府,说过话后,秦峥就告辞回家了,杜君则被允许去见姐姐一面。

杜月娘听弟弟说中了秀才,喜极而泣,摸着弟弟的头脸道:“回去后买个猪头供奉爹娘,再给爹娘的牌位上炷香,叫爹娘在九泉之下也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