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9章(第5/11页)
“我有一些别的想法。”宋嘉言温声道,“我们做的生意,与平常店铺的生意是不一样的。因为要来往于西蛮北凉,路途遥远,一去就是几个月、小半年。一起去的掌柜、伙计,多是有家的人。这些人出远门做生意,家人若是有个病啊痛的,那些远行的掌柜伙计难免牵挂。我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拿出一点银子来,作为保证金。如果有哪家的家人有急事求到铺子里,可以应个急。这也是店铺的应尽之义。银子是赚不完的,我们不要亏待了那些跟随我们的人。”
李睿微微动容,笑道:“好。我正要跟你说,若是明年再带着掌柜伙计们出去,铺子不能没人看管,你派个可靠的人过去吧。”
“就从你手下里选一个熟悉店铺生意的人。”
李睿做人向来有原则,道:“这是应有的规矩,那你就派个账房到铺子里来。”两个人的生意,不可能只他一人做主。
宋嘉言方应了,把余下的银票交给李睿:“明年还要用,我就先给你了。”
李睿笑:“我也放五千两进去,明年依旧照这规矩。”
宋嘉言并未推却:“好。”
宋嘉言眼中含笑,唇角弯弯,道:“在帝都最好的馆子,请掌柜伙计们大吃一顿。山珍海味什么的,让大家都尝尝。让他们知道你的恩惠,日后出门,自当更忠诚于你。”
李睿正色道:“不是我,是我们。”宋嘉言考虑事情这样深入,李睿也做不出架空宋嘉言的事。
中午,李睿陪宋荣在书房用的饭,用过饭喝过茶,李睿便起身告辞。
出宋府时,正见到秦峥迎面而来,一袭玉青氅衣,如风中青竹,温润儒雅。秦峥笑:“阿睿,你回来了。”
李清与宋荣宋耀是同一科春闱,又都是榜上有名之辈,恰好那科的座师是秦老尚书。李家与秦家素有往来,两人年纪相仿,早便认得。李睿见了秦峥也挺高兴,道:“这些天一直忙些庶务,听说你在准备明年的秀才试,便没去打扰。”
秦峥笑:“再忙,我们喝茶的时间还是有的。现在怎么样,还顺利吗?”说话间眼中带了几分关切。
“还好。”
看来他家言妹妹是赚着银子了,秦峥笑:“那就好,你这次可是行了万里路啊。有空我去找你,咱们好生聊聊,你也让我开开眼界。”
“行。”李睿见秦峥手里握着两本书,道,“你是来找叔父请教文章吧?赶紧进去吧,让叔父等着可不好。”
“那我先进去了。”
李睿回了家,李太太闻他身上有几分酒味,问:“中午吃酒了?”儿子应酬颇多,喝酒更是难免的。小小年纪就要出去打拼支撑家业,李太太很是心疼。
李睿笑:“陪宋大叔喝了几杯,没多喝。”
李太太问:“银子给大姑娘送去了吗?”
“都办妥了,母亲不必担心。”李睿数出一千两银票给母亲,道,“母亲用作家用。”
李太太看那一小匣子银票,问:“你真把银子给大姑娘了?”看里面的银票可是不老少。
“哦,给了,言妹妹又叫我带回来,留着做明年生意的本钱。”
李太太此方放下心来,李睿笑:“看母亲,难道我还会坑了言妹妹不成?”
李太太道:“你是我儿子,我自然信你。只是,银钱的事,最易生隙。俗话说,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大姑娘为人很好,架不住旁人有别的心思。你要把账做明白,这样才能长久。”
“我知道。”李睿说,“言妹妹挺不错的。”
“这还用你说。”李太太笑,“大姑娘跟你妹妹早就是很好的朋友。朋友不以贵贱论交,你爹官位低,大姑娘却不是那种势利眼的人。所以,你跟她做生意,我也放心。”
李清平日间,除了去翰林院当差,就是在家酿酒,如今儿子初初经商,李清也相当关心。
别看李清正经书香门第、科举出身,不过,他并不以行商为耻。晚间,李清在书房问儿子:“明年是如何打算的?”
“言妹妹将今年赚的银子又给了我,明年我想先南下购得丝绸茶叶,再转去西蛮、北凉,继续做生意。”既然头一票开门红,李睿自不可能赚个千把两银子就收手。
李清点点头:“去吧,按你的心意过日子。你做生意是行远路,伙计的忠心尤其要紧,不要亏待了手下人,过年的时候多多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