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8章(第10/11页)

秦斐只将秦峥的事轻轻一带,转而拈起别的事说来。宋嘉言有一搭没一搭地听她说话,因在水阁当中,四面窗子都是开着的,借着水气,有风袭来时,暑气顿时消散,整个水阁间透出一股别样清凉。

两人正说着话,人也来得差不多了,小郡主命侍女呈上佳果。本来各人面前已摆有时蔬鲜果、茶水,如今呈上的竟是一小碟一小碟的荔枝。

碟子很小,也就巴掌大,一个碟子里有个四五颗,红色的荔枝衬着小小的白玉荷叶盘,自然赏心悦目。

小郡主笑道:“这是今早刚刚送来的,咱们有口福了,大家尝尝吧。”

大家纷纷说着荔枝难得,对小郡主又是一番恭维。宋嘉言用帕子拈一个在手中,剥壳吃了,还挺甜。荔枝这东西,岭南那块儿一抓一大把,但因离帝都路程远,不易保存,又有那捧哏的夫妻——唐玄宗和杨贵妃,自此在佳果界大放异彩,成了珍品。

若说好吃不好吃,就仁者见仁了。

尝了一个后,因大家说荔枝说得来劲儿,干脆也不对花吟诗了,直接改成咏荔枝。

小郡主向来好客,请的各家闺秀也多,大家围着坐上一坐,就三两成堆地琢磨起诗句来。宋嘉语去找她志同道合的闺秀,说诗说词。宋嘉言与秦斐找个临窗地界儿,坐着喝茶说话。

端睿公主凑过来,笑眯眯地叫了声:“言姐姐。”

宋嘉言真不好当不认得她,起身挽了她的手,引她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了,宋嘉言坐在端睿公主外侧。秦斐笑:“哎哟,原来你们早就认得。”

宋嘉言笑:“许久未见了,所以刚刚一时没有认出端妹妹呢。”又向端睿公主介绍:“这是前礼部尚书秦老尚书家的孙女,单名一个斐字。”

端睿公主未表露身份,倒也不摆公主架子,笑道:“我知道,听说皇上曾赞老尚书公忠体国。”

秦家家教素严,秦斐一笑,谦道:“是皇上过誉了。祖父常说,不过在其位,谋其政而已。”

端睿公主也不再寒暄,问:“两位姐姐可有诗句了?”

秦斐笑:“倒是有了两句,又觉着不大好。”

宋嘉言笑:“且不用急,离交诗稿的时候还早着呢。”

秦斐素知宋嘉言底细,笑得意味深长:“你是不必急的。”

端睿公主一望便知这里面有猫腻,她也不急,只管和宋嘉言、秦斐闲聊说话,直待线香将将燃尽,宋嘉语把自己的诗录下来,顺带用耳语告诉宋嘉言四句荔枝诗。宋嘉言听完后,唇角一翘,大摇大摆地装样子,道:“哎哟,我也有了。”

宋嘉语每次看到宋嘉言这么厚脸皮地将她的诗句占为己有,就有一种想翻白眼的冲动。端睿公主不明就里,笑:“言姐姐,你们姐妹感情可真好。”

两姐妹内心深处不约而同地感到恶心,脸上却仍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

待大家有诗的都录下来,一并评判的时候,小郡主果然很识时务,将端睿公主的诗评了第一。大家又是一番寒暄谦让,倒是今礼部尚书家的孙女李敏一手拿着宋嘉言的诗,一手握着宋嘉语的诗,道:“两位妹妹的诗瞧着遣词用典,都极是相似,怪不得是亲姐妹呢,似一个人做出来的。”

不知是谁轻声一句:“什么似一个人做出来的,原就是一个人做的。”

宋嘉言不紧不慢地摇着团扇,一双薄皮杏眼往李敏脸上走了一遭,笑:“李姐姐真是好眼力啊,竟瞧出咱们是亲姐妹了。”说着,握住宋嘉语的手,情真意切地说,“妹妹,你说是吧?”

宋嘉语唇角往上一翘,盯着刚刚说话的丫头,笑道:“姐姐,不仅咱们是亲姐妹,人家也是亲姐妹,不然,也不能一个唱,一个和呢。”

宋嘉言把团扇往脸上一遮,做出个羞样,嗔怪道:“真是的,妹妹就是这样耿直的性子,怎么倒把实话说出来了?”

宋嘉语瞟李家姐妹一眼,道:“姐姐,我知错了。”对着李家姐妹甜甜一笑:“你们可莫要见怪哟,我们家人都这样,实诚,有什么说什么。”

李敏与庶妹显然无此默契,被宋家姐妹二人一唱一和丢尽脸面。

小郡主哪里肯在端睿公主面前丢此脸面,笑道:“看你们,来来,敏姐姐,什么诗,拿过来我瞧瞧。”李敏是尚书府的嫡长孙女,今年十四岁,眼瞅着要说婆家。因她祖母瑞和郡主出身蜀王府,算一算是仁德郡王的堂姑妈,故而,李敏与小郡主多少还有些亲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