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6章(第2/16页)
宋荣还是那副温文儒雅的模样,还学着宋嘉言刚刚的话取笑:“哟,今天我手顺,就是想故意输都输不了,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宋嘉言悲愤地道:“我绝对不服,爹爹肯定出老千。”
宋荣笑悠悠地逗闺女,道:“虽然不是在刑部大理寺说话,但也得有证据啊。你赢了就是运气好,我赢就是出老千,真是没处说理了。”
宋老太太已笑得不成了,道:“言丫头,我说你真个不要命了,跟你爹爹在牌桌上较劲呢。你爹爹以前进京赶考的路费都是赌场上赢来的。”
宋嘉言装模作样地抽噎两下,学男人的模样拱拱手:“有眼不识泰山啦。”
宋荣哈哈一笑,命人将桌上的铜钱分给屋里侍奉的丫头婆子,对两位老太太道:“娘、舅母,时辰差不多了,咱们出去把鞭炮放了吧。”
屋里男女小孩儿都披上大毛披风,然后宋荣扶着宋老太太,辛竹筝扶着辛老太太,一群人出去放烟花爆竹。
孩子们除了宋嘉语,连宋嘉诺小小年纪都自己点了个烟花放。
守过子时,大家方各回各屋,安歇不提。
此夜,宋荣必是要留宿主院儿的。
宋嘉言又坐着小轿巡视了一次院子,叮嘱各处值夜的小心烛火,方回去歇了。
第二日便是初一。
宋荣带着老婆孩子表弟表妹给两位老太太拜年,均有红包可拿。其实这些都是宋嘉言理家时备好的,给孩子们的,打赏下人的,全都交给两位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一样样地吩咐好。
各院里的奴才,自然由各院的主子来赏,这些银钱,也是一早就备好的。而且,奴才等级不一样,赏银自然又有所不同。
再者,家里还要预备前来拜年走动的人家,若是带了孩子们一道来,论理,自然也要有一份表礼的。此外,还额外为宋荣预备了很多块玉佩,譬如宋荣出去走动,见了人家孩子,自然要赞一句“此子天资聪颖”或是“此子学识极佳”,这时候,总要给点儿东西,摘了身上玉佩送一块,也算意思意思。
一般长辈往外撒钱,孩子们往回收钱,即使亏也不会亏多少。
过年总有些忙,临年前瞧着宋嘉语身子很不错了,小纪氏有意收回掌家之权。宋荣便又请御医回来给宋嘉语复诊,不知宋荣与御医如何运作,总之小纪氏又一脑袋扎在宋嘉语的身子调理之上了。
宋嘉言便一直管着家。
宋嘉言正在老太太跟前说笑凑趣呢,就见丫头小春儿在门口探头探脑,宋嘉言便寻个理由出去了,小春儿轻声道:“姑娘,是二姨娘求到了咱们院儿里。”
“什么事?”宋嘉言小声问。
“二姨娘满面焦急,就是不肯说呢。”小春儿低声回禀。
宋嘉言对老太太守在门外的丫头道:“一会儿老太太找我就说我去看午饭了。”便跟着小春儿去了。
杜月娘一见宋嘉言便跪下了。
宋嘉言忙双手扶起杜月娘,道:“二姨娘,这是做什么?”说着,引杜月娘到椅子上坐了,自己往软乎乎的榻上一坐,问,“看姨娘急得很,有事尽管说。”
杜月娘眼圈儿都急得红了,道:“不瞒姑娘,我进府给老爷做二房,我兄弟在外头租了房子住着,如今他年岁尚小,刚刚照顾我弟弟的张伯来报信儿,说我弟弟不知怎的,夜里就发热,到现在还高烧不退。我想求姑娘,允我出去一趟,瞧一瞧我弟弟。我们父母早过世了,帝都也没别的亲人。”
宋嘉言思量一时,吩咐道:“翠蕊,你和小冬带上五十两银子,去二门,找了李管事,拿了咱家的帖子,去济宁堂请个好大夫。”问杜月娘:“姨娘的弟弟住在哪儿呢?”
杜月娘忙说了,宋嘉言道:“翠蕊你先去姨娘家,让李管事去请大夫。待大夫开了方子熬了药,派个小子回来说一声,也叫我跟姨娘放心。”
宋嘉言是个利落脾气,手下丫头行动也迅速,不一时就收拾好去了。杜月娘感激不尽,道:“姑娘救我兄弟一命,就是我们的恩人。”
“应该的。”宋嘉言道,“便是爹爹,也会如此。”杜姨娘已经是府里二房,没有主母允许,哪里能随便出门呢。若是宋嘉言允了杜月娘出去,就是现成的把柄给小纪氏拿去,便是杜姨娘也落不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