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3章(第14/15页)
“先说第一点,你既然对岳母敬重,便不要做让岳母误会的事。第二,什么是嫌弃?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嫡庶之间,确有差别,不然,我不会初时娶的是你姐姐。就是你,若是侯府嫡出,亦不会嫁予我做继室。这是事实,你我心知。”宋荣何等人物,焉会看不穿女人的小把戏。见小纪氏面色微白,宋荣继续道:“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庶出,自己不如人,这些话,没有别人会说,都是你自己所言。若说嫌弃,我从不嫌弃我儿女生母。一直耿耿于怀、嫌弃庶女出身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吧。”
听了宋荣的一席话,小纪氏单薄的身子浑身颤抖,脸色惨白,血色全无,虚弱得恨不能立时晕过去,她两眼微酸,轻声道:“老爷怎知庶出的苦,自幼样样都要差嫡姐一头,日日要看嫡母的脸色过活。就是现在,我不过回娘家看一看姨娘,我知道,这样做得罪了母亲,可是,那是我亲娘啊,难道老爷叫我看着亲娘去死?”
宋荣每日朝中劳累,并无多少兴致与女人拉扯这些,直接道:“你若不明白我的意思,便也罢了。”直接起身,披衣裳出去了。
宋荣是何等样人,老宋家几辈子的高香烧出宋荣这样的子孙来,说到苦,谁人不苦?小纪氏只以为要看嫡姐嫡母的脸色,便是苦了,若照小纪氏的说法,宋荣根本活不到现在,早就苦死了!
再者,叫宋荣说,章姨娘是死是活,并不干他宋家的事。嫁他这些年,小纪氏的心渐渐大了。心大倒不是缺点,有本事的人,心都大。哪怕小纪氏是女人,但只要她的本事足够匹配她的内心,不要惹出麻烦,随她心有多大呢,宋荣都无所谓。可是,小纪氏明明没有这个本事,偏还要胡乱生事。今日武安侯夫人打发侍女去前院书房找武安侯说小纪氏要去看望禁足的章姨娘,问武安侯可允准,那一刻,宋荣脸面全无。
明明可以袖手旁观,两不得罪,小纪氏这样唐突,明摆着不将武安侯夫人放在眼中,体统全无,宋荣焉能不恼?好在宋荣如今尚不知宋嘉语言出无状与韩氏冷脸之事,不然,今日断不能就此善了。
中秋将近,半空月色正明。宋荣于庭中孤立,大丫鬟绿云身姿窈窕、风摆杨柳地带了一袭厚料披风出来,柔声道:“夜间风凉,老爷注意身子。”
宋荣冷眼扫过绿云娇美的脸庞与眸中丝丝柔情,直接抬腿走了。
小纪氏于房中流了半夜的眼泪,第二日便头痛鼻塞,起不得身。管事出去请了大夫来,开了方子抓了汤药,只是一时间,小纪氏病势沉重,已不能理事。
无奈,宋老太太只得接过家事,还免不了念叨一句:“这把年纪了,原本想着享享儿子媳妇的福呢。”念叨报怨事小,关键宋老太太在这上面实在不大灵光。她以前顶多做做一家四口的饭食,算一算穷家破户的家当。料理这样大的府第,每日物品采买,现银流转,老太太就一个字——晕!
实际上,自从宋荣科举得意,得武安侯府下嫁爱女,除了大纪氏过世,宋荣守妻孝的那一年,老太太根本没主持过中馈,寻常她的任务就是享福、享乐、挑剔媳妇。
不过,大纪氏过世时,宋荣官阶尚低,交际来往也少。不论怎么糊弄,总能应付过去。如今宋荣备受朝廷重用,乃御前红人,交往的公侯府第、尚书侍郎、同窗同僚,每日大小多少事等着人拿主意。
如今小纪氏被宋荣刺激得直接躺床上了,家里孩子们尚小,宋荣再有本事,天天衙门的差事还忙不过来呢,更不可能操持内宅之事。
没办法,只得老太太顶上了。
家里的事还好,不过吃穿用度,凑合凑合大家都能过。关键外头同僚交往走礼,一应事件,却不是可以凑合的。别说凑合,便有时审慎再审慎,都会出错。
老太太实在挑不起这摊子事,跟儿子报怨头疼。还是辛老太太道:“我看言姐儿样样好,又通文识字,丫头九岁,也不小了呢。”
宋荣如今懒得进小纪氏的房门,略一思量,亲自去岳家把宋嘉言接回来了。宋荣据实相告,对武安侯夫人道:“太太身子不大妥当,病了这几日,仍不见好转。我家老太太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我想着,言儿是长女,接她回去学着料理家事,也好为她祖母分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