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2章(第11/15页)
待宋老太太哭了一阵,宋嘉言奉上一盏温茶,道:“舅婆和表叔、表姑明天就到了,这屋子怎么收拾,祖母可有主意了?”一句话轻巧地将老太太的注意力引开。
老太太抹着眼泪,在宋嘉言的服侍下喝了两口茶水,道:“我这院子宽敞,你舅婆这把年纪,又刚经了你舅公的事……”说到弟弟,老太太再一通哭,继而道,“至于你表姑,年纪倒跟你差不多。”
宋嘉言闻弦歌而知雅意,温声道:“我一个人住得寂寞呢,有表姑来,我们做个伴儿正好。而且,我也能劝着表姑一些呢。”
老太太对宋荣说:“竹笙年纪不小了,叫你媳妇在前面收拾个院子出来吧。”
宋荣点头:“都听老太太的。”
宋嘉言又问:“舅婆年纪也大了,跟老太太一个院子,正好老姑嫂说说话呢。只是,若一个卧室倒有些不合适,我看东头屋里宽敞亮堂,不如把老太太东厢里收拾出来,暂给舅婆住。还有,舅婆、表姑、表叔要用的被褥铺盖,再者,衣裳什么的也提前预备几身,知道他们不缺这个,但这是咱家的意思呢。”宋嘉言说得客气,依宋荣的脾气,自己发达了,总不会忘了舅家。不过,哪怕辛家不缺吃喝,在乡下,衣食用度定不能与侍郎府相比。这样提前备了衣裳,也是不叫人小瞧辛家人的意思。
老太太连连点头,宋嘉言道:“这个我也不大懂,不如请太太过来,爹爹也在,咱们一起商量着办。老太太给指点着,不要怠慢了舅婆、表姑、表叔他们呢。”
宋荣立刻吩咐道:“去叫太太过老太太这边儿来。”
小纪氏来得很快,宋嘉言将事大致与小纪氏说了。
小纪氏柔声道:“这些,我倒是考虑到了,被褥铺盖都是现成的,就是前头的院子也着人收拾好了,就在让哥儿院子旁边儿。听说表叔年纪跟让哥儿差不多,倒叫他们叔侄多亲近亲近呢。就是衣裳,我料子备下了,尚未做好呢。”
老太太本就不喜小纪氏,因弟弟死的消息,老太太心情极差,见衣裳还没做好,心下气不打一处来:“你还不如个孩子想得周到。你们早知信儿的,房子都能提前收拾好,怎么衣裳就没做一件出来……我知道,你是瞧不起我们乡下来的……”说着,老太太又是一阵伤心,拉着儿子的手道:“老大,我不管你媳妇是怎么想的,你舅舅以前是穷,但没薄过咱们家,你可不能学那些势利眼,瞧不起你舅舅啊。”
小纪氏被老太太噎得两腮赤红,急急辩白:“是媳妇所虑不周,老太太,媳妇万不敢对舅父家有不敬的想法儿的。”
老太太擦一把泪,也没讽刺小纪氏的心思,说:“行了,你去办吧。我就盼着等我那可怜的弟媳、侄儿、侄女来后,你能周全些。”
小纪氏眼圈儿微红,望向丈夫,想让丈夫为自己分辩几句。宋荣正一门心思哄劝老娘,哪里有怜花之心,便未注意小纪氏一脸的楚楚可怜。
站了一时,听宋老太太说了那几口子平日所好,余下再没什么话,小纪氏方下去安排,勿使老太太再挑出毛病来才好。
第二日,宋嘉让便带着舅婆辛老太太,以及表叔辛竹笙、表姑辛竹筝回了家。
老姑嫂二人一见面,先是抱头一顿哭,辛竹笙辛竹筝是死了爹的人,都红了眼圈儿。好在有诸人解劝着,宋老太太与辛老太太方好了些,辛竹筝自己眼圈儿微红,劝母亲道:“娘这样,惹得姑妈也十分不好受呢。”
另一边,宋嘉言劝宋老太太:“祖母,我们嘴笨,您劝一劝舅婆,别叫舅婆伤心太过呢。”
一堆人解劝着,两位老太太堪堪收了眼泪,之后才是一家子长辈晚辈相互厮见过。
辛老太太是个柔弱的性子,此时,嘴里没有半句不好的话,尤其狠赞宋嘉让,说:“若不是让哥儿过去,我又是个没本事的,大小子十二,大丫头十岁,嫂子,我真不知要怎么办了。幸好让哥儿去了,样样帮我拿了主意。”
辛竹笙并不是个伶俐的人,嘴里道:“是啊,是啊。”
倒是辛竹筝一双眼睛灵活得很,以前小时候,她也跟宋荣、宋耀两位表哥玩儿过,只是,后来的印象便浅了。不过,她知道两个表哥都做着大官,威风得很。而且,自己家里受表哥们的资助,慢慢置了良田,有了产业,在辛家村也是数得着的富户。村里的丫头们见了她,都会露出羡慕又讨好的神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