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1章 赵祯的郁闷(第5/5页)

自己在外面再苦再累,只要能用苦和累换来家里人灿烂的笑容,他们心里就暖烘烘的。

寇季提出的从各地调遣地方兵只是权宜之计。

但是足以应对交趾人手不足的情况。

赵祯在和寇季商量妥当此事以后,就拉着寇季一起去用膳。

吃过东西以后,又跟寇季一起商量了一下对蔡齐的封赏。

如今的大宋是公平的,你付出了什么,就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虽然功利也一些,但总比光吃饭不干活要强。

没人会对此事有所不满。

也不会有人站出来指责什么。

因为有资格用道德指责寇季和赵祯太功利的人,如今不是在天圣馆内研究学问,就是在各大书院里教书。

名宿大儒,各有所求。

所以他们向大宋贡献力量的方式不同。

那些淡泊名利,甚至不喜欢跟人凑在一起研究学问的名宿大儒。

在得知了大宋广推蒙学以后,也默默的站出来为大宋出了一把力。

他们悄无声息的走进了各地的蒙学,成为了蒙学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先生。

看着那些稚嫩的面孔跟着自己牙牙学语,心里十分舒爽。

也正是因为如此,没有几个人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抨击寇季和赵祯。

大宋要圣贤有圣贤,要教化有教化。

特别是教化,做的比历朝历代都好。

就凭借这一项功绩,足以让那些喜欢拿道德说话的人闭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