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5章 说打就打,一点也不拖沓(第4/5页)

随后在高丽设立了安东都护府。

安东都护府首任都护,便是大唐名将薛仁贵。

高丽人对自己的战绩,那是放大十倍百倍的吹嘘,可是对自己挨揍的事情却只字不提。

更重要的是,吹着吹着他们自己都信了。

并且还是深信不疑的那种。

寇季对高丽人实在没什么好感。

加上高丽人在他面前拿已经亡故的隋唐将士说事。

那寇季就必须对高丽下狠手。

寇季给狄青的将领是,不必留手。

但凡是跟寇季一起打过仗的大宋将领,都知道寇季口中‘不必留手’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不必留手的意思就是放手去杀,能杀多少杀多少。

只要地,不要人。

寇季其实很少让大宋的将士去干这种绝户的事情。

他一般都喜欢驱使别人去干。

尽量让自己不担恶名,也不让大宋将士担恶名。

但是高丽人实在是把寇季恶心的够呛。

寇季就只能当一次恶人。

唐高宗李治在攻破了高丽以后,没有拆除那些京观。

大概是为了警示后来人。

让后来人记得此地。

让后来人永远守住此地,守住已故的将士们的骸骨。

只是他没想到,后辈不争气。

不仅没守住此地,还让人将他留下来警示后人的耻辱,当成了功勋炫耀。

寇季最初的想法就是毁了京观。

但仔细想了想以后,还是决定让人收敛了那些骸骨,就地埋葬,建立一个数十万骸骨的巨大陵园,用来警醒后人。

至于此地随后会不会被人夺走,会不会被人当成功勋炫耀,寇季一点儿也不担心。

因为其他人想要翻身,想要炫耀,也得从他刀口下活下来才行。

寇季在狄青率军进入到高丽的第三日,就带着一帮子人赶到了京观所在的地方。

寇季在后世并没有见过京观,但是到了大宋以后,倒是见过几次京观。

只是规模并不大。

最大的便是辽国的宋国王耶律休哥用大宋将士的尸骸筑造起的京观。

在大宋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以后,赵祯就亲自主持迁葬,让那些将士们如土为安。

只是即便是辽国宋国王耶律休哥筑造的京观,也远远不及高丽鸭绿江边上京观的规模。

数十万人骸骨堆起来的京观,看着十分震撼。

后世人大概是很难见到。

一个巨大的砖石砌成的四方台上,立着四个砖石柱子,四个柱子顶天的一端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尖角。

一个庞大的四棱锥体。

只是里面填充的不是砖石,而是骸骨。

脚骨铺一层,腿骨立一层,手骨铺一层,臂骨交叉铺一层,头骨堆放一层。

如此往复,直至顶端。

这便是京观。

如此京观,寇季面前有十数座。

“青山有幸埋忠骨……青山有幸埋忠骨……我没看到青山,我只看到了京观……”

寇季盯着那些京观,有些眼红。

“李治啊!你当年就该让他们入土为安!若是你让他们入土为安话!他们也不会被人当成功绩,炫耀千年!

你想警示后世人,可后世人不争气啊!”

寇季站在京观前,呢喃自语。

“拆了这些京观,将那些骸骨收敛,让他们入土为安!”

寇季在京观前站了许久,沉声下令。

跟随在寇季身后的人答应了一声,然后立马动身。

寇季就那么静静的站在边上看着。

看了足足大半个月。

他心里充满了悲哀。

他阴差阳错魂归大宋,才带着大宋崛起,带着大宋打到了此处,才有机会拆除这些京观。

他若是没有魂归大宋,这些骸骨便永远也没有入土为安的时候。

不仅没办法入土为安,甚至连他们的存在,都慢慢的被人遗忘。

后世一些人,连埋葬在自己国土上的烈士,都不见得经常去吊唁,更何况埋葬在国外的。

英雄最可悲的事情不是埋骨他乡,英雄最可悲的是被他们所保护的人给遗忘。

寇季在京观前站了大半个月,脑海里浮现的最多的只有两个字。

李治!

李治太高看后世人了,所以以至于让这些忠骨曝晒了千年,依旧没有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