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1章 你们中间到底还有多少人背叛了青塘?(第4/5页)

在火枪和弓弩的交叉攻击下,辽兵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狄青在战后吩咐副将带人去打扫战场。

他带着元山和克鲁伊到了衙门的后院。

后院里。

李迪和陈尧咨像是两个无事可做的闲人,相对而坐。

狄青带着元山和克鲁伊到了以后,二人缓缓起身。

狄青对二人抱拳一礼,“李公,陈大将军,阳关的战事已经了解。”

元山和克鲁伊跟着狄青一起向李迪和陈尧咨施礼。

李迪和陈尧咨还了一礼。

李迪笑着道:“此次阳关的战事能这么快解决,全屏元山首领和克鲁伊头人。老夫回头会上书官家,为你们二人请功。”

元山不卑不亢的道:“李知府缪赞了。”

克鲁伊有些欣喜,学着元山的模样道:“李知府缪赞了。”

李迪眉头一挑,对克鲁伊点头回应了一下,然后看着元山感叹道:“老夫觉得你像是个宋人,而且还是一个读书人。”

此话一出。

克鲁伊、狄青、陈尧咨齐齐看向了元山。

元山淡然一笑,“年幼时曾经随着家中长辈,到过大宋,学习过大宋的学问,也学过一点点大宋的礼仪。”

狄青和陈尧咨二人听到了元山的说辞,便不再关注此事。

李迪笑着点头道:“你是在陕西府学的学问吧?语言中带着一点陕西府特有的乡音,回头若是有兴趣,可以请一个先生,帮你正音。”

元山再次施礼,“多谢李知府。”

李迪摇头笑道:“该老夫感谢你才是,若不是你关键时候派遣兵马到沙州帮忙,恐怕我沙州百姓会有上万人葬生在黑汗王之手。

你活我沙州上万百姓的性命,老夫身为河西府知府,理当感谢你。”

元山笑着道:“我驰援沙州,也是为了利益。该给的寇枢密都给过了,所以李知府不必再谢。”

李迪摇头道:“他是他,老夫是老夫。老夫身为河西府知府,河西的主,老夫还是能做一些的。

以后你元山部的人到河西府境内行商,老夫可以减免其一半的赋税。”

元山一愣,果断施礼道:“多谢李知府慷慨。”

克鲁伊听到了李迪的话,有些目光灼灼的看着李迪。

如今西域最繁华的贸易之城,都在河西。

西域人做生意,几乎离不开河西。

只是黑心的李迪定下的赋税很高,凡是来河西交易的外人,入河西境内的时候,就会被李迪扒一层皮。

李迪减免了元山部一半的赋税,几乎是将元山部的人当成了宋人对待。

克鲁伊自然也想要。

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开口。

因为给元山减免赋税是李迪主动提出来的,而不是元山求的。

李迪感受到了克鲁伊的目光,对克鲁伊笑着道:“克鲁伊头人,老夫可没办法给阿克鲁伊部的人减免赋税。

你的一应赏赐,得等官家和寇枢密裁定。

老夫之所以敢越俎代庖的赏赐元山首领,是因为元山首领私底下帮过我河西。

虽然寇枢密已经奖赏过他了,但是他对我河西百姓的恩情,老夫得还。”

克鲁伊听到了李迪的话,心里叹了一口气。

没有再强求。

因为强求也没有用。

河西的关税是李迪定下的,加减与否,李迪说了算。

朝廷一般不会管此事。

因为朝廷知道李迪不是周扒皮,不会将人按在地上拨皮抽筋、敲骨吸髓的。

李迪定关税的时候,肯定会合理的拿捏好分寸的。

既不会一下子将西域人压着死,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李迪也不是什么贪官污吏,他谋的财,要么贴补了河西的一些伤兵、孤儿寡母、又或者蒙学,要么就当成岁收,一起送到了汴京城。

李迪谋的财,是大宋得了好处,是朝廷得了好处,是百姓得了好处。

所以李迪敛财,可以说是为国敛财。

如此利国利民的举动,朝廷支持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出手去干预。

所以河西的关税,李迪说了算。

李迪不开口,克鲁伊再强求也没有用。

即使他找上了大宋皇帝陛下说理,大宋皇帝陛下也不会向着他。

李迪和元山、克鲁伊聊完了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