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1章 气炸了的赵祯(第3/5页)
他敢将镇北军一支禁军安放在我大宋北境,他就相信镇北军能防住辽皇耶律隆绪派去偷袭的兵马。
此外,官家也应该相信杨文广。
兵法谋略一道,杨文广称不上是绝佳。
但是论忠勇,杨文广在我大宋,绝对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他能不能守住我大宋北境臣不敢断言。
但是辽皇耶律隆绪的兵马若是想要南侵,最先要做的就是踩过他的尸骸。
他不死,辽兵休想踏入我大宋一步。”
赵祯听完了曹玮一席话,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曹玮略微感叹了一声,道:“说起来,杨文广也有成为绝佳将帅的潜质,只是没生对时候。杨家最精通兵法谋略的应该是他的祖父杨老将军,还有他的叔父杨延玉。
可惜他的祖父和他的叔父死得早,他没能得到他祖父和叔父亲自传授兵法。
他爹在兵法谋略方面,也算不错。
只可惜并没有领悟透彻其中的奥妙。
所以根本教不了杨文广什么精髓。
再加上他爹死的早。
他要撑起一个家,大部分时间都忙在了人情世故上,没那么多时间精研兵书。
时间一长,自然是耽误了。
如今他才正儿八经的捡起了兵书不久,想要领悟出其中的精髓,恐怕还得二三十年才成。
他是一个战场上的悍将,每逢敌至,必然冲锋在前,能不能活到二三十年后,都不好说。”
赵祯听到了曹玮开始讲述起了大宋武将们的优劣,便放弃了沉思,仔细的听了起来。
听完了曹玮讲述杨文广以后,赵祯忍不住问道:“曹爱卿是何时领悟到兵法中的精髓的?”
曹玮苦笑了一声,“臣也是四十多岁以后才领悟到了一点点的精髓。到了文昌学馆,静下心以后,才领悟透彻。”
赵祯疑问道:“难道就没人能在三十岁之前,领悟出兵法中的精髓?”
曹玮摇头道:“有!”
赵祯立马问道:“谁?!”
曹玮一个个细数道:“白起、王贲、韩信、霍去病……”
曹玮细数的人,除了白起,剩下的都是少年成名的大将军。
白起成名的时候,年龄确实不小了。
曹玮将其列入其中,存粹是因为白起的出身的缘故。
白起是草根出身,因为商鞅变法的缘故,才走上了历史舞台。
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想请名师教导他学习兵法,根本不可能。
因为先秦时期,知识的价值是很高昂的。
可以学习知识,学习兵法谋略的,几乎都是大族子弟。
草根的贫民百姓,识字都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白起若是大族子弟的话,以他的天资,根本不需要通过军功制去搏一个出身。
所以白起必然是边打仗边学习的兵法,学习兵法的时间应该不长,但却能在秦国异军突起,坐到君侯的位置上,就说明他在极短的时间内,领悟到了兵法中的精髓。
曹玮自然要将他列入其中。
赵祯听到了曹玮细数的英豪,略微揉了揉眉心,沉声道:“朕说的是本朝!”
曹玮低声一笑,他其实知道赵祯想问本朝,他只是卖了一个关子。
听到了刻意提出本朝,曹玮笑着道:“本朝的话,寇季没过二十五岁的时候,若是能放下一切事务,精研兵法的话,也许能在三十岁的时候,领悟到兵法中的精髓。”
赵祯瞥了曹玮一眼,幽幽的道:“四哥已经过了三十了……”
曹玮叹了一口气,道:“那就剩下狄青了……”
赵祯瞪了曹玮一眼,没好气的道:“你故意不说狄青,是觉得狄青是你的门生,故意避嫌吗?”
曹玮笑着道:“臣绝无此意。”
赵祯又瞪了曹玮一眼。
曹玮低笑道:“臣是怕官家将狄青当成了曹家的人。”
赵祯恼怒的瞪了曹玮一眼,“朕施政以来,一直重视人才。只要能为我大宋出力,朕不在乎他是什么出身,更不在乎他有一个怎样的妻室。”
曹玮淡然一笑,没有回应赵祯的话,而是自顾自的讲道:“狄青是一个天生的带兵的胚子,即使他不娶臣的侄女,不认寇季当兄长,也能出人头地。
往后臣死了,能帮我大宋镇守边陲的便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