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2章 可以逆转西方战局的关键人物(第3/5页)

所以重在守,不在攻。

官家去了真定府以后,只需要待在真定府即可,不需要去其他地方。

所以官家并不会有性命之忧。”

吕夷简三人闻言,一脸愕然。

吕夷简急忙追问道:“我大宋此次不一举拿下燕云十六州?”

寇季缓缓摇头,“两面开战,数百万兵马鏖战。我们击溃敌人之余,能反攻一方,就已经不错了,两面一起反攻,根本不可能。

辽皇耶律隆绪是一头病虎,只要我们抗住了辽国此次的进攻,以后的辽国便不足为惧。

黑汗王玉素甫和青塘赞普角厮罗不同。

他们是两头强健的狼王。

我们此次打趴下了他们,若是不能趁机反攻他们。

等到他们恢复过了元气,我大宋再想反攻,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所以此次我们若是成功的挡住了敌人,要反攻的话,也得反攻青塘和黑汗王朝。

等我们收拾了青塘和黑汗王朝,腾出手以后,再收拾辽国也不迟。”

吕夷简三人听完了寇季的话,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寇季见此,继续道:“如此谋划的话,我们取胜的把握会更大一点。两塞两永,二十万禁军只是防着辽兵的话,损失会很小。

反攻辽国的话,损失会很大。

有可能会落败。

若是等我们拿下了青塘和黑汗王朝,在集中兵力反攻辽国的话。

我们可以派遣更多的兵马反攻辽国。

到时候损失会变小。

收复燕云如同探囊取物。”

吕夷简听到了寇季这话,沉声道:“你的想法老夫赞成,可是官家不该离开汴京城,更不该去兵家险地。”

寇季盯着吕夷简道:“官家赶往真定府,也是为了激励士气。你是监过军,上过战场的人,你应该明白。对将士们而言,多一些士气,就会多一些取胜的把握。

我大宋此次两面对敌,任何一方都不能落败。

所以,能做争取一些士气,就必须多争取一些。”

吕夷简闻言,陷入到了沉默中。

王曾咬牙道:“官家不能去。东北方大局无人主持,老夫可以去请人。”

寇季闻言,微微皱起了眉头,“王公是想去文昌学馆,请曹公出山?”

王曾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曹玮入伍期间,战功赫赫。多次主持我大宋对外的战局。请他出面去东北方主持大局,应该可保万无一失。

如此一来,官家就不需要去真定府坐镇了。”

寇季眉头紧皱。

李昭亮亦是如此。

李昭亮盯着王曾道:“曹世叔征战多年,身上明暗伤无数。早在我大宋派兵去征讨朔州等地的时候,他就已经露出了疲态。

如今过去了这些年,曹世叔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如今全凭一口气吊着。

他出汴京城,必死无疑。”

吕夷简沉声道:“为官家而死,死得其所。”

李昭亮有些恼了,“我怕他到不了真定府,就会死在路上。难道三位要让他效仿折惟忠,以尸骸镇边陲吗?

我大宋难道没人了?非要逼着一个将死之人去送死?

我大宋难道没人了?非要让一个忠良流干了血以后,还要将尸骸献出去?”

吕夷简听到此话,脸色难看的闭上嘴。

赵祯敲了敲桌子,道:“够了,朕意已决。亲自前往真定府坐镇,你们无需再劝,也无需再论。”

“官家?!”

吕夷简三人沉声叫道。

赵祯皱着眉头,沉声道:“三位爱卿,劳苦功高,朕心里敬着三位。所以很少给三位脸色看。但并不代表朕不会给三位脸色看。

三位爱卿不要逼着朕给你们脸色看。

折惟忠为我大宋,以尸骸镇边陲,被引为一段佳话,在民间广为传颂。

朕却觉得这是耻辱。

朕还活着,就不该让忠良拿尸骨去帮朕守江山。

此类的事情,发生一次,朕已经觉得愧对忠良。

要是在发生一次,朕一辈子也不会安心。”

说到此处,赵祯缓缓起身,“就算我大宋需要用尸骸去镇边陲,那也应该用朕的,而不是忠良的。”

吕夷简三人听到此话,心里五味杂陈。

寇季起身,朗声高喊了一句,“官家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