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4章 榜下捉婿(第4/5页)

但与修史的官员,虽然要在修订史册的时候,耗费大量的时间。

但是一旦史册修订完成,立马会获得一次集体性的升迁。

一些功劳大的,甚至可以扶摇直上。

可以说,修订史册,就是官场上的一道青云梯。

但凡是参与进去的人,以后在官途要比别人顺利一半以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欧阳修、韩琦才忍不住开口。

寇季听到了他们的话,笑道:“具体修订什么,我暂时不能告诉你们。我可以告诉你们的,只有两件事。其一,一旦参与到此事中以后,尔等不得对外讲半个字……”

“若是不小心讲了呢?”

有人下意识的问出了一句愚蠢的话。

寇季能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郑重的叮嘱他们,不得外传。

他们若是传出去了,恐怕会死的很难看。

寇季笑眯眯的道:“不小心讲了?不小心讲了,很有可能就会不小心掉脑袋。”

“嘶……”

新科进士们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

修个史册而已,居然还要下封口令。

难道是打算将李唐修订成赵唐?

真要是如此的话,封口有什么用?

朝廷能堵住他们几个人的嘴,但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众口吗?

如此想虽然有些夸张,但朝廷既然下了严密的封口令,那么有可能要对史册动手脚。

失去公允的史册,能被天下人认可吗?

寇季没有在意新科进士们的小心思,他继续说道:“其二,随后垂拱殿内授官以后,尔等立刻返乡,祭拜祖宗,祭拜过后,立刻返京。”

寇季此话出口,新科进士们几乎都点头应允了一下,唯有一人,在寇季最初开口的时候,就皱着眉头,一脸犹豫的神色。

寇季看到了这一幕,目光落在了他身上。

“包拯,你有问题?”

包拯脸色微微一正,对寇季抱拳道:“恩师,学生家中的父母已经年迈,学生想守在他们身边。”

包拯此话一出,在座的所有人皆是一惊,随后一脸敬佩的看向包拯。

虽说古人都重孝道,但是如今他们都步入了仕途,朝廷又给了他们一个捞功劳的好差事,他们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也是捞功劳的时候。

包拯因为家中父母年迈的原因,居然要放弃此事。

他们自然敬佩包拯的孝顺。

包拯能做到的事情,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寇季听到了包拯的话,脸上看不出喜怒,他盯着包拯道:“可否将家中父母接到汴京城来住?籍册的问题,你不需要操心,回头我可以帮你处理。”

新科进士们听到了寇季这话以后,脸色微微一变。

寇季在包拯求去的时候,主动挽留包拯,并且还提出了帮包拯解决后顾之忧。

由此可见,寇季是十分看重包拯的。

包拯若是识趣一点,抱住寇季的大腿,以后青云直上,那都不是事。

即便是包拯自己,听到了寇季的话以后,也略微有些动容。

包拯起身,恭恭敬敬的向寇季一礼,沉声道:“多谢恩师厚爱,只是家中父母已经年迈,一路长途跋涉从庐州赶到汴京城的话,恐怕多有不便。

所以包拯还是想回庐州去。”

“不识抬举!”

有新科进士在包拯话音落地以后,几乎毫不犹豫的开口。

有不少新科进士都赞同的点点头。

寇季什么身份,枢密使、龙图阁大学士、参知政事、雍国公,一个站在大宋权力最顶端的人。

他亲自开口挽留一个新科进士,居然被拒绝了。

其他的新科进士自然觉得包拯不识抬举。

别看新科进士现在红火。

一旦风头过了,他们也就是一个个七品小官。

寇季跺跺脚都能踩死一群的那种。

即便是现在,他们风头正盛的时候,寇季也能跺跺脚踩死一群。

身份如此悬殊,寇季如此礼贤下士,包拯还不给面子。

包拯见其他新科进士都觉得自己不识抬举,心头也是苦笑连连。

但他心意如此,他不会改变主意。

只求寇季不会因此动怒。

寇季若是动怒了,他绝对没好果子吃。

所有人都以为寇季会动怒,但寇季却没有动怒,寇季反而一脸淡然的道:“既然你心意已决,回头垂拱殿授官的时候,你自行去向官家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