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地下三丈三(第5/15页)
李掌柜心中便有几分惋惜,他觉得这么好的姑娘,实是不该在江湖中行走漂泊的。
于是他开口了。
“姑娘啊,听我老人家一句……”接下来便是苦口婆心旁征博引,引用家乡旧识张二牛“不学无术欺压乡里继而落草为寇拦路行劫最终在一个黄叶飘飘的凄凉秋日泪洒刑场大吼一声我真的还想再活五十年”的悲情故事,希望可以劝得端木翠回头是岸,走上相夫教子的幸福之路,还主动请缨说自己认识不少相貌堂堂的年轻公子,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若是端木翠有意向可先将生辰八字给他,找了风水先生合了八字之后就可以择个黄道吉日玉成好事云云……
展昭沉着脸打断他时,李掌柜颇有意犹未尽之感。若给他足够时间发挥,他还可以帮端木翠展望一下未来含饴弄孙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老年生活。但是来不及了,他只能匆匆作结:“姑娘,江湖险恶,及早抽身啊。”
一千个百姓心中就有一千个江湖,李掌柜心中的江湖就等同于张二牛的悲惨一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他觉得自己的话多少起了些作用,那位端木姑娘虽然神情古怪,但一双美目之中分明噙着迷途知返幡然悔悟的泪花。
于是李掌柜心满意足地拈着安神补脑强身健体的方子回房去了。
他若是走得慢些,一定会看到端木翠笑趴在桌上,一边抹眼泪一边拽住展昭不依不饶:“展昭,都是你出的馊主意……”
折腾了这一回,公孙策继续回房中试药,展昭陪着端木翠坐在屋外阶上说话。不多时端木翠嚷嚷着饿,展昭便回房将日间留好的糕点拿来给她。
端木翠些须吃了几块就搁下了,仰起脸看着高处的夜空出神。展昭知她是在等信蝶,只觉心中五味杂陈,也不知从何开口,只是低头不语。
端木翠忽然道:“展昭,这地下有古怪。”
展昭一愣,抬头看时,端木翠不知何时将目光自夜空中收回,颇为专注地盯着地面。
“我适才土遁时,有霎那时间眼前一黑,只觉心中极不舒服,当时急着来回,加上那时间又极短,就没放在心上。现在想来,其中必有蹊跷。”说话间,撩起裙裾起身下阶,来回踱了几步,屈膝伏下身去,双手撑地,将耳朵贴于地面,凝神细听。
展昭过来时,就听端木翠喃喃自语道:“这地气汹涌得很哪。”说话间,竖指于唇,示意展昭莫要开口,曲起手指,低声示数:“一丈,两丈,三丈,三丈二,三丈三……是了,是三丈三,地下三丈三,暗合九九之数,属吉则大吉,属凶则大凶。宣平祸将倾城,必不是吉数,难道大凶的源头,就在这地下三丈三处?”
思忖良久,方才拍掸着衣裾起身。展昭笑道:“看起来,你是发现什么了?”
端木翠双眉一挑:“如果所料不差,我该是找到了宣平大疫的祸患之源。”
“此话怎讲?”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皆承接于地,人食五谷,五谷亦生于地——由此推之,地气佳则人间祥泰,地气凶则世人愁困。民间把地气称作饮食之气,饮食是入口之物,你想想,若你吃了不洁之物,你的身子会舒服吗?”
“你的意思是,宣平的地气遭到玷染?”
“不止是玷染这么简单,若我所料没错,宣平的地气已与疫气相混合,所以才会如此汹涌不定。”
“瘟神一贯都是如此布瘟?”
“不,此次反常。一般而言,瘟疫只会布于人身,风吹辄散火起而消,随四时变化,短则数月,长则年许,即告消亡。但若深入地下三丈三,与地气相混,则经久不退,污饮水、毒五谷之根,使得生灵断饮食之源。待到天气转暖,地气上浮,又会蹿升至地面之上三丈三,届时全城都在浊恶疫气的笼罩之下,所有存活之物,人畜草木一概不能免,只怕飞鸟经过都会不敌浊气而坠。而天气转冷之后,地气又会滞重沉回地下,来年又起,周而复始。展昭,这样一来,宣平便成了寸草不生的死城,永无出头之日。如此布瘟,分明是要宣平不留活口。”
展昭甚是警觉:“适才你说天气转暖之后地气上升,那么此时宣平的瘟疫还不是最厉害的?”
端木翠摇头:“此时天气还很冷,地气受制不得上升,瘟疫还没有四下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