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瀛洲图(第4/10页)
“正事?”展昭强自按下心头的怒火,“小青花,人命关天,那两个凶徒,你可曾看清他们的形容面目?可曾听到他们说过些什么?”
小青花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来:“我忙着找图,哪有空去注意他们的样貌。”
张龙见展昭面沉如水,心叫不好,赶紧出来打圆场:“小青花,寄傲山庄的人死得冤枉,展大哥也是想早日擒得凶嫌,你若是有什么线索,不妨……”
小青花打断张龙:“你们开封府的人真真奇怪,一天到晚地办案办案,也不嫌麻烦,要我说多少次,我是去找图的。”
展昭怒极,一掌重重拍于桌案之上。
公孙策摇头叹道:“小青花,找图固然重要,但是……你眼中只看得到图,竟看不到别的吗?”
小青花看了看公孙策,又抬头看了看展昭,一声不吭地起身,将身上的衣裳理了理,径自爬下桌子。
赵虎眼见越说越僵,竟至小青花要走人,啊不,走碗的境地,忙打哈哈道:“展大哥,你何必跟小青花计较这个,它一个碗,不懂事也是有的。”
展昭极轻地叹了口气,正想说些和缓的话,就听小青花怒道:“什么叫‘它一个碗,不懂事也是有的’?我没日没夜地东奔西走,我图什么了?我不就图早日见到我家主子?我怎么就不懂事了?”
基本上,如果两人行将发生争吵的时候有第三方在场,那么第三方的宿命无外乎两种。
一,充当和事佬,将一场争执消弭于无形。
二,积极参与,将两人争执升级为三人斗殴——如果第三方人数允许——升级为群殴。
而群殴这种事,发生在开封府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所以事态并没有进一步激化,张龙、赵虎、马汉与公孙策自动划分为两派,门柱派开始劝说展昭,擅长说服教育的公孙策则重点针对小青花展开思想攻势。
“展大哥,小青花一时失言,你何至于跟它生气。”——张龙
“小青花,戒骄戒躁,不要为了一时激愤而误事。”——公孙策
“展大哥,上门总是客。”——赵虎
“小青花,你夜半造访开封府,究竟有何要事?”——公孙策
“展大哥,不看僧面看佛面,你跟小青花生气,我端木姐面子上也不好看。”——马汉
最终结局皆大欢喜——说白了,展昭已有了和缓的意思,至于小青花,和大多数一怒拂袖的人一样,作势要走的潜台词都是“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对比方才,小青花总算是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我知道他们没拿到图,因为我听到那女的说,‘我们只差《瀛洲图》了’。”
“那男的说,‘那就兵分两路,我去找姓温的,你去太师府拿《瀛洲图》’。”
“那男的还说,‘上头吩咐过,现在还不是闹的时候,太师府戒备森严,你莫要闹大发了’。”
“你就没看清那两人长得什么模样?”赵虎忍不住。
小青花火噌噌直冒:“当时情势危急,我缩在床底下,能分出一男一女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说了,你们人还不就长那个样?都是两眼一鼻子,还能长出花来?”
“受累受累。”赵虎没想到小青花反应这么激烈,赶紧噤声。
公孙策看向展昭:“展护卫,你怎么看?”
“寄傲山庄的凶嫌是两人,有温姓第三人涉案。寄傲山庄之后,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太师府。京中的太师府不少,但谈到戒备森严,非庞太师府莫属。”
“庞太师府这两日并无异样,看来凶嫌还没有动手。”公孙策思忖片刻,“既然如此,我们不妨……”
“守株待兔。”
展昭与张龙、赵虎、马汉几乎是同时出声。
只有小青花,仰着脑袋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嘟囔道:“我管你们是去守猪还是逮兔子,总之我是去找图的……”
依着小青花的说法,迟一刻风险便大一分,若是被别人抢先拿到图……想想都不寒而栗,因此催着展昭赶紧动身。
其实展昭的动作已然不慢,回房、取剑、换衣。
“展大人,刻不容缓啊。”展昭穿衣束带的当儿,小青花原地围着展昭转圈,时不时扯扯展昭的衣襟下摆,“刻不容缓啊,你倒是快点啊。”
“小青花,你简直是个管家婆。”展昭无奈——原本回房时让小青花在公孙先生房中等着,小青花偏不听,亦步亦趋跟着他回房,一路上不知催了他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