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铉铁既融(第3/4页)

时至傍晚,定权先命人取热汤,沐浴更衣。又吩咐在后苑设宴,请了诸妃出来。见众人皆已齐聚,方笑道:

“八月节就要到了,按说是一家人要一处过的。只是宫中有宴,孤就先提至今日来,咱们在这西府内先过了再说。”太子无正妃,庶妃自然没有出席宫宴的资格,是以太子在中秋与诸妃共宴,尚属首次。诸妃见他笑语晏晏,比寻常分外肯假以辞色,自然也纷纷承欢劝饮,席上一片燕语莺声。定权亦来者不拒,将各人敬上来的酒一一饮罢,这才环顾笑道:“顾娘子的酒呢?孤还没有喝到呢。”阿宝静静坐在下侧,见了定权今日言谈举止,正在暗暗生疑,见点到自己,忙捧起席前酒盏,起身敬道:“妾恭祝殿下吉祥安康,福寿绵长。”定权看了她一眼,笑着接过了酒盏,仰头饮尽。

其时一轮明月已上,所喜晴空无云,虽未至十五,却也已是尽显圆满状态。皎皎清辉,漫天投下,照得水榭周围白昼一般。定权抬首望了望天,皱眉问道:“夜已这么深了,为何不点灯?要让孤和众位娘子摸黑行乐么?”宫人因为上回夜宴把灯被他斥责了,是故这次记在心中,并未安排灯火。此刻见他醉眼迷离,又作此语,只得自认晦气,将烛火灯笼络绎搬来,排在周围,定权见了,方才笑道:“如此热热闹闹的方好,才像个节下的模样。诸位娘子说是不是?”众妃见他心神似颇为舒畅,忙连连附应。定权哈哈笑道:“秉烛夜游,灯下赏花,是为头一桩风流情事。诸位娘子也不要喝闷酒,孤与你们行个酒令。”众妃皆是出身名门,哪里会行什么酒令?互相尴尬看了两眼,谢良娣方才小心笑道:“殿下,臣妾等才疏学浅,此等行事,却并未学过。”定权乜了她一眼,笑道:“诸位娘子扫兴,孤要罚你们各浮一大白。”

见众妃一一喝了,定权偏头思忖道:“既不能行令,那孤就出个迷题来你们猜,若猜出来,孤有重赏。”诸妃闻言大感兴趣,纷纷拍手,一阵闹嚷,笑着等定权出题。定权把了手中金杯,略想了想道:“今日孤出门去,行过京中一高官门前,见那情景,正是合了前人两句诗,道是: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细细一问,才知他忤了圣意,为众人所不齿。孤这谜面便是门可罗雀。你们射个《左氏》里的句子,猜得对了,孤……孤有重赏。”

众妃又是面面相觑,一部《左传》,浩浩淼淼,虽然有读过的,一时之间谁又能想起哪一句便和了这谜面。嗫嚅半日,无一人能答。定权皱眉道:“令也不行,迷也不猜,邀你们来有何益?”众人见他似是中酒,一时也无人说话。定权等了半晌,踉跄起身,执卮酒走到阿宝面前,问道:“你也猜不出么?”阿宝低声答道:“妾答不出来。”定权将手按在她肩上,笑道:“她们答不出,我信;你答不出来,我却不信。顾娘子,你又何必瞒我呢?”

阿宝低声道:“妾是当真不知,不敢有意相瞒。”定权笑了两声,扳起她的下颌道:“你猜不出,便认罚好了。”说罢将手中金杯凑到了阿宝嘴边,竟将杯中酒强自灌了进去。阿宝扬手去挡,小半入口,大半泼洒了出去,一条石榴裙,被染得酒渍斑斑。定权怒道:“你还敢抗命,你说不说?”谢良娣见他似醉得厉害,叹气对阿宝道:“你果然知道,就说出来吧,哪怕说的对不对呢?”阿宝只得小声道:“妾读书不多,胡乱猜猜,猜错了殿下勿怪。”谢良娣催她道:“你说就是,没人怪你。”阿宝道:“妾想,可是一句‘是寡人之过也。’?”

定权闻言,愣了半日,谢良娣赔笑问道:“殿下,她说得可是?”定权却不去理会她,只对阿宝点了点头道:“孤来赏你,赏你什么呢?”四下一顾,走到亭边一株老桂之前,折下一小枝金色桂花,摸索着簪在了阿宝鬓侧,侧首端详了片刻,笑道:“今日蟾宫折桂,顾娘子就是这魁首。”众妃见状,心中泛酸,却也只得连声附和。定权坐了回去,仰天笑道:“不意天下英雄,竟尽入吾彀中。”笑罢举玉箸,击金盏,朗声唱道:“钜铁既融,凤鸟出。金铃悬顶,铜镜铸。佳人回首,顾不顾?”他音色清越,此时击节而歌,水榭四周登时响彻。还未等众人回神喝彩,定权已挽了阿宝,连句离席的叮嘱都没有,径自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