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5/6页)
没等他想好这一切,就又听说安平王府开始办喜事了。
再一次的,陶举人想起了很久之前的事情,大概是年前?或者应该是还未到达南陵郡的时候,他们从济康郡一路往南过来,中间停靠了一个不知道什么地方,那会儿魏家那个老太太好像吹牛说安平王世子邀请她去参加婚宴?
其实,严格来说时间倒也不是隔了许久,但因为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再加上那会儿陶举人认定了是杨冬燕在吹牛,因此并未放在心上。
这会儿哪怕是绞尽脑汁的回忆,陶举人也想不清楚具体的情况,能够想起的只有他当时的心情。
嫌弃,鄙夷,嗤之以鼻。
反正就是嘲笑魏家老太婆太异想天开了,但没想到的,在到达了南陵郡后,他们还能在城门口碰上安平王世子,再然后发生了什么事儿?
哦,对了,他自觉被打了脸,脸面无光之下,索性就故意避开去。魏家既然住了那个客栈,他就去别的,魏承嗣既然入了青云书院,他就另找一个。
说白了,就是赌气呗。
这本来也没啥,坏就坏在会试结束出考场的那一刻……
陶举人面色煞白,彻底不好了。
可饶是到了这一刻,他仍然不认为是自己做错了。毕竟,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听到杨冬燕毫不掩饰的吹牛,多半人都不会相信吧?他的同行者也不信啊,哪怕是魏承嗣的同窗,当时也应该是不信的。
所以,他没错,错的就是魏家!!
但陶举人显然没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怀疑是人的本性,这没啥好说的。其他人纵然不相信,也不会恶语相向或者背后说人坏话,更不至于在会试都已经结束后,还实名举报,试图彻底断人前程。
……
三月初九便是安平王世子大婚的日子,往前一日,永平王府便派人去铺房了。
身为待嫁新娘刘韵的亲哥哥,刘侾是无论如何都要出席这种场合的。没等刘二老爷懊悔自己下手太重了,初八这天大清早,刘侾就蹦蹦跳跳的出来了。
屁事没有,连上火都好了。
这也很正常,他受了伤自然不能再吃那些大荤之物,天天清汤寡水的,上火自然也就好了。至于挨的打更是小事儿一桩,他皮实得很,其实前两天就可以在屋里乱窜了,但他不敢出去,生怕他爹看到他好得那么快,再给他来个伤上加伤。
至于今个儿嘛,刘侾笃定他爹不敢在这种时候打他,因此格外嘚瑟,还故意在他爹跟前晃悠来晃悠去的,看得他爹牙根痒痒。
初八铺房晒嫁妆,初九就是正式成亲的好日子了。
杨冬燕肯定是要参加的,不过她没管安平王世子早些时候就派人送来的请帖,而是直接作为女方这边的长辈出席的。
对了,依礼新郎官也是要向女方长辈行礼的,不过并非是在成亲当天,而是在回门日。
也因此,在回门这一天,看着高座上的杨冬燕,安平王世子沉默了一瞬,到底还是给她跪了。
做人做到这份上,也真是够可以的。
韵姐儿其实并不知道详细经过,但是不要紧,她察觉到了父母的态度,尤其是她那最滑头的二哥刘侾的态度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也因此,韵姐儿就是一副乖孙女的做派,典型的勋贵人家贵女在长辈面前的形象,温柔贤淑乖巧听话。
瞅着韵姐儿,再想想自家那个肉团子,杨冬燕就觉得脑壳疼。
心说一样都是她的孙女儿,咋瞅着差别就那么大呢?尤其孙女她爹都不怎么聪明,所以问题出在哪儿呢?
噢,那肯定就是孙女她娘的缘故了。
杨冬燕想起刘二太太孟氏从一开始就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如今更是勋贵人家太太的做派,再想想小杨氏……
噫!
怪不得呢,原来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当娘的身上啊!
小杨氏也是应邀的客人之一,当然不是那种贵客,她跟方氏等人一起混在那些依附永平王府生存的小家族女眷当中。这会儿,瞅着好酒好菜,小杨氏吃得特别开心,当然她身畔的猪崽、猪小妹也是如此。
自然,小杨氏不知道,就在方才,好大一口锅又结结实实的扣在了她的头上,还是甩不脱的那一种。
她不会知道的,她吃得可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