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天才和凡人的差距(第3/4页)

一对一盯防看似最简单,但变化也最多。

美国篮球历史上著名的教头阿道夫·鲁普就是一对一盯防的大师——哦,李良在系统里上过他的课,认真学习过一对一盯人防守的要诀和技巧。

第一节比赛进行了6分钟,双方的比分是10:9,快船队领先步行者1分。

双方的进攻成功率都不高,不过比赛过程倒是颇为流畅,两边都没有叫暂停,比赛进入了官方暂停。

快船进行了人员轮换,克劳福德换下了格里芬,李良提到四号位。

里弗斯在暂停时要求队伍加快进攻节奏,多打快速反击,加强球员们的个人进攻,来破解步行者的一对一盯防。

可是保罗和李良压根就没听,两人暂停时在一旁互相交流。

李良认为,虽然步行者采用一对一的盯防,但他们不会完全不包夹,不轮转。

他们只会有针对性的包夹和补防、协防,比如对付保罗。

控制保罗的传球线路,阻碍保罗的持球移动。

保罗对此深表赞同,认为李良可以增加和他的挡拆配合。

“要内切,杀到内线去,不能再外切了,外切的传球线路太容易被判断。”保罗对李良道。

“没错,我可以增加内切,如果他们包夹我,我会给乔丹传球,或者给底角……嗯,巴恩斯的三分我不是很放心,我不如自己来……”

两个人讨论的不亦乐乎,压根没有把里弗斯的话放在心上。

没办法,两个人对战术的理解还是相当深刻和到位的。

里弗斯说要打快,是觉得阵地战攻步行者的防守实在是有些困难。

说实话,快船阵容不弱,但他们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非常可靠的单打高手,高到可以随意打穿防守。

李良算半个,他弱在持球上。

保罗算半个,他弱在身高上。

克劳福德……勉强算半个吧,哪儿都挺弱的。

所以,里弗斯才希望球队能打快,打快才能避开步行者的锋芒。

可保罗和李良不信邪,我俩就不能打打战术打打配合吗?

非要一顿跑,把节奏带起来,季后赛能这么打嘛?

所以一番讨论后,保罗和李良两人压根就没听里弗斯指挥。

暂停结束后的第一次进攻,李良和保罗挡拆。

挡拆后希尔和韦斯特合围保罗,李良内切,保罗传球,李良接球后,直接近距离的一个打板急停跳投命中两分。

经典而流畅的挡拆。

接着,保罗·乔治高位弧顶绕桩跑位后接球中距离跳投出手命中。

希伯特在进攻端除了低位强攻外,用他做掩护也是个非常好用的大铁柱子。

巴恩斯想挤过都挤不过去。

上个赛季乔治的崛起是突然之间的。

在格兰杰受伤后,保罗·乔治异军突起,在12年的11月份开始了他的个人表演。

乔治抓住了那次机会,一跃成为了步行者队内的新星。

本赛季格兰杰已经被乔治挤到了板凳席上。

乔治的技术特点是各方面都不突出,但又没有明显短板。

他的无球跑位和接球投篮相当出色,李良提到四号位后,巴恩斯跟防他有些吃力。

可是步行者也要面对一个问题,大卫·韦斯特防守李良同样吃力。

李良的攻击范围实在是太大了,他和保罗进行挡拆,步行者不可能坚持一对一的单防。

你要是坚持单防,挡拆后不换防或者不包夹,李良一个内切或者外撤立刻会出机会。

而保罗也可以利用空档撕开步行者的防守。

虽然步行者内线有希伯特,但希伯特的特点是防篮下冲击,而不是扩出来补漏。

李良这个人压根就不冲篮下,他就是一手刁钻的近距离急停跳投。

他和保罗是故技重施,中路切入,击地传球,面对躲在里面的希伯特,李良正面一个急停跳投两分命中。

他的手感是真的柔和,投篮手型相当稳定。

而步行者这边,保罗·乔治打出感觉来了。

他再度借助掩护,从底线绕了一大圈出来,借助大卫·韦斯特的掩护,在侧翼45度接乔治·希尔的传球,中距离跳投出手,也中!

乔治和李良这是杠上了。

李良心想,老子会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