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 忘川·玉深(第8/9页)

从盛京到边陲,半个月行军已令皇帝感到无比惊奇,他对我说:“顾渊,待朕此次凯旋,看朝中还有谁敢说朕无能。这大晋江山,必定会有朕一份战功。”

但战场不是儿戏,北蛮以勇著称,骑兵更是无坚不摧,毫无作战经验的皇帝明显不能应付。与北蛮的第一次交锋,十万大军被五万骑兵逼退十里,若不是副将从侧翼阻断北蛮军阵,恐会伤亡惨重。

皇帝有些气馁,我告诉他胜败乃兵家常事,保持常勇之心才是胜利的关键。在我的劝说下,皇帝再次重整旗鼓,下令命全军休整,于半夜进行偷袭。

不少将领都劝阻他不要亲自上阵,但为了挽回白日在战场上丢失的威严,皇帝决心前往,令军中士气大增。

边塞满月,云落无星。大军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进发,皇帝紧紧地握着佩剑,他问我:“顾渊,你怕吗?”

我摇摇头:“奴才陪着陛下,不怕。”

偷袭进行得很顺利,当我军杀入敌营时,明显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眼见胜利在望,皇帝也坐不住骑马加入战斗,我紧紧跟随在他身边,耳边厮杀惨叫一声盖过一声,直到敌军主帅带着精锐骑兵反压过来,身后响起收兵之音,皇帝掉转马头,血污满布的脸上露出兴奋笑容:“走,收兵。”

我跟在他身后,四周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当长剑斩断马腿时,皇帝从马背上滚了下来。

他有些惊恐地转身,我扑向他,对着四周大喊:“皇上受伤了!护驾!护驾!”

这喊声传入我军耳中,自然也传入敌军耳中。敌军将帅的目光穿破夜色落在我身后的皇帝身上,露出如毒蛇般的笑容。

“掩护朕!掩护朕!”

他惊慌地爬起来想跑,我拔出藏在靴中的短刃,刺入了他的脚踝。他狠狠地摔在地上,回过头震惊又愤怒地望着我。

我靠近他,将他压在身下,远远看去像是在用身体保护他一样。我凑近他的耳边,仍是那样恭敬的语气。

“陛下,你喜欢战场,不如永远留在这里吧。”

他目眦欲裂,嘶吼道:“逆臣……”

话没说完,敌军的大刀已经挥舞下来,砍落他的头颅。我趁势翻身跃起,我军人马也终于赶过来,我哭喊着:“陛下!陛下!”

那颗有着不甘眼神的头颅落进荒草中,月光洒下来,惨白一片。

皇帝阵亡后的第四天,宁王率军赶来,以锐不可当的攻势击退北蛮,皇帝阵亡的消息随着凯旋之音响彻王都。国不可一日无君,监国江城立即做出应对措施,扶持八王爷叶痕继位,分封各地的亲王纷纷响应支持叶痕,听闻那是叶溯游说的功劳。

而怂恿皇帝亲征的我不出意外获罪,随大军一道押回盛京。

君王之死本是国家之殇,可整个大晋却看不出半分国丧的气氛。除了太后,大概没有人会难过那名昏君的死去。

经历过无边的黑暗,才会更加渴望光明。

叶痕年龄虽小,却自小心性纯良,坚韧不屈,更有江城等一派忠臣能人辅佐。他继位后将叶溯调回京城,又赐了宁王征战之功,在我被押回京城前,曾与我为伍的所有宦党奸臣都已伏诛。

只剩下我了,我这个祸乱朝纲、陷害忠良的第一宦官。

进入城门到大理寺那一段路,百姓纷纷围堵投之污物,污秽之语不绝于耳,我却独独听见那一句——

“那就是当年的旷世奇才顾渊啊,沦落到这个地步,真是可惜。”

我好久没有听到了,奇才顾渊这个称呼。

大理寺的审讯由叶痕亲自坐镇,他将不可计数的罪状摔到我脸上,愤怒又得意:“顾渊,你曾说只有皇上才能杀了你,朕现在就要杀了你。”

这是曾会叫我漂亮哥哥的小男孩,他已经成长得足够强大,足以肩负起一国之君的重任。

叶溯站在他身边,眼底有万千的光芒,却只是化作嘴边一句:“你可还有什么遗愿?”

我想了想,认真地回答:“别让宁知入京,我希望他能平凡地过完一生。”

叶溯捏住袖下的拳头,像是在竭力维持镇定:“好,我答应你。”

行刑的前一晚,我在天牢见到了玉深。她就站在门口,拿着一壶烈酒,洒在地面,惊起满空的酒香。

她说:“顾渊,我提前为你送行,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