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苦肉计卧底毒窝(第16/28页)

“可惜啊,我们只盯得到连天平这一条线,而这条线,怕是短时间不会有动静。曹戈此人非常可疑,越来越多的线索指向他。”谭政委有点失望地道,守株待兔最需要的是耐心和时间。耐心有,时间却快没有了。

“别气馁,我们离侦破永远只有一步之遥,其实毒源操纵人或者知情人就在这些涉毒嫌疑人中间,我们得耐心地等着他们露点马脚。你想过没有?其实掌握着毒源的人,相当于抱着一个定时炸弹,只要漏点风那就是要命的。”贺炯道。

“也就是说,他藏着不动也有危险。”谭政委皱眉了,然后恍然大悟道,“所以您才让各队大张旗鼓查配料和制药机械线索?”

“对,我不期待能查到线索,但肯定能打草惊蛇。”贺炯道。

如果打草惊蛇,那会反映出这样一条信息:警方已经获知可能有制毒毒源的存在!而这个信息如果被藏在暗处的制毒者知晓……谭政委愕然道:“如果跑了呢?惊动倒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可要惊走,那就难办了。”

“如果这个毒枭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扔下生意跑了,我表示佩服,我认输。”贺炯思忖道,表情恶狠狠地在“曹戈”的名字上画了个圈补充道,“但我觉得我输不了。我一辈子大大小小的毒贩抓了不计其数,总结出来的经验是:贩毒是条死路,除了蒙着头走到死,再无出路。”

画完,思忖片刻,又重重地在“曹戈”的名字上打了个×。谭政委作为老搭档明白贺支队长的用意是,曹戈此人,还不是要找的终极目标……

一堆灰黑色的结块状晶体,在透明的器皿里慢慢熔化,散发出一种类似烧焦毛发的味道。随着温度的提升,灰黑色慢慢成为透明色的液态膏状,温度、熔点、成分、比重等多个数据跳跃在显示屏幕上。安静的现场只能听到蒙着实验防菌口罩的医生介绍:“这就是西布曲明,我国明令禁止的制药化工原料,不过有很多黑作坊还在使用,它的优点是极易溶解,与其他制药成分相比西布曲明的制作工序更加简单。不过它的副作用很强,有麻痹神经、引起认知障碍等功能。但相对于毒品吸食人员,这些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好了,大家看,166℃的时候,它和氟硝西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当然,我们这个工序相对简单,混合出来的颜色和蓝精灵有很大差异,不过,大致应该就是这样,我们在支队送检毒品,检测出来的主要配料成分就是西布曲明,还有少量氯胺类药物成分……”

围着实验玻璃隔断观摩的周景万开口问了:“如果要制作蓝精灵的话,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你指……”全副武装的医生愣了下,好奇地问,“组建一个制毒窝点?”

“对。”马汉卫直接道。

“嗯,加热器具,视制作数量的不同,少量的家用液化气就可以,如果量大,那两个火眼也供不上需求;坩埚、密封桶、成形模具,如果加上后期的封装,还得有压塑设备。但看样子用的压塑设备是淘汰货,大部分口服类药片都会用到这种模具和压塑包装,而蓝精灵成形的做工显得很粗糙,所以应是是旧式压模机压出来的。”医生道。

“旧式和新式的区别在哪儿?”武燕好奇地问。

医生旁边的一位助手接话头道:“大厂和作坊的区别,旧式压模基本上所有车床都能做出来,市面上流行的假药差不多都是这种机械制作的。”

马汉卫懊丧道:“那意思是,没有可查性喽?”

“不好查,假药一直是卫生系统的一个痛点,以此牟利的不在少数。”助手道。

“那满足这种制作条件,需要多大的空间?”周景万换着方向。

“也得几十平方米吧,不过要分开就说不准了。”医生道。

“那影响呢?噪声?或者气味、残渣,或者废料,都有可能被周边人无意撞见吧?还有用电,有没有蛛丝马迹?”马汉卫道。

“嗯,散发的气味远比制作冰毒的影响要小,但也不是没有影响,最起码应该比下水道的味道要大。废料容易打包处理,可这废气打包处理不了啊。用电我还真搞不清楚,普通照明用电的功率应该就够,量不大,应该用不上工业三项电。我说各位警官,这可超出我的专业范畴了。”医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