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第5/8页)

  弘历和弘昼相继出生。他夭折了好几个孩子,很多年里都只有弘时一个儿子,非常欢喜两个小儿子,对她和耿氏颇优待。也仅是优待而已,他在心里挂念着一个人,身边又有了年轻美貌聪明灵巧的侧福晋年氏。

  楚言回来省亲,来去匆匆,留下了女儿怡安。府里上上下下都知道王爷和福晋是真疼那孩子,不仅仅是为了皇上和太后的缘故。那些年,他没什么事做,也不敢多做,怕多做多错,特别用心于督导几个孩子。

  弘历怡安弘昼三个一样大,聪明可爱,也让人操心。看得出,王爷更宠爱怡安和弘昼,却也很喜欢弘历的乖巧和争取。曾听见他对福晋说,子息不盛,只活下来几个,有了这三个,倒也足以安慰。

  她长年关在王府里,不清楚外面的事,以为这辈子就要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下去。突然间,风云突变。

  西北剧变,楚言死了,额附和儿子不知下落。皇上把怡安接入宫中亲自抚养,而后又把弘历也接了进去。不到两年,先皇驾崩,她的夫君登上大宝,全家人搬进了她只去过几次的皇宫。随后是让所有人不安生的几年。

  她从王府里可有可无的格格,变成皇宫里可有可无的妃子,真正应验了算命先生的话,成为日边云。朝堂上有什么事,皇宫里有什么事,都离她很远,除了出现在需要出现的时候地方,她始终默默无闻地生活着,唯一的关切和担心就是她唯一的孩子——弘历。

  弘历是有大福气的,一直顺利,没吃过苦头,却也不象有人穿凿附会说的那样,一出生就被判定有大富贵,得到祖父父亲额外青眼。小时候,有过不少不痛快的事。上有大他许多的长兄,下有比他小一点的弘昼,边上有夺人眼的怡安,很长一段时间,弘历是雍亲王府四个孩子中最暗淡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才养成了深沉内敛的性格。

  说起来,弘历的资质也算好的,可放在三个孩子中却是最差的,记性和反应都不如怡安和弘昼。三个孩子一同念书,功课上,最初总是弘历垫底,垂头丧气地回来。她看了心疼,也没有办法,只好说些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话来安慰。怡安弘昼两个脑子转得快,玩起来一会儿一个花样,弘历只能跟着跑,有时还跟不上。看出他其实不喜欢那些玩闹,只是想同他们一起,她又劝他多把心思放在功课上,博得阿玛和先生夸奖,在弟妹面前长一回脸。小孩子心里多是要强的,弘历听了她的话,果然得了几次第一,从此越发肯用功用心。

  怡安是府里唯一的格格,好处未免会多沾一些。怡安生得极好,冰雪聪明,身世惹人怜惜,加上皇上的关注,走到哪里都分外引人注意。不知不觉中,成了兄弟三人争夺的对象。弘昼爱玩爱闹,与怡安气味相投,玩得高兴时常将弘历丢到一边,一旦闹起来,互不理睬,又都来拉弘历。弘历总是向着怡安。三个小的之间怎么闹,都是意气之争,没有心机。却又有一个弘时在边上。

  弘时年长许多,可比起三个弟妹,却显平庸无趣,又有点被宠坏,渐渐失了长辈欢心。到底大几岁,有了些心眼手段,会哄怡安开心,他已能独自出府,就常常带了怡安出去各府走动,又总设法撇下两个弟弟。有时不知有意无意,还特地在三个小的一处玩得正好的时候,把怡安叫走。弘昼爽直,为此发了几回脾气。弘历沉静,不声不响,转回书房看书。她却明白两个孩子的性子,弘昼发泄过后就忘了,弘历却会记在心里。

  到后来,弘历和怡安一起被接入宫中,围绕怡安的暗斗才算有了点眉目。在皇上跟前,又只有他们两个孩子互相做伴,那段日子,弘历极得意极开心,主动想不起回家。每回出宫回府都是跟着怡安,因为怡安要回来。一回来,怡安就会把他放在一边,多与弘时弘昼说笑玩耍。每回回宫,倒是弘历积极些。小儿女情怀,她看在眼里,倒是欢喜的。平常人家如何不清楚,京城这些宗室皇亲家的孩子,有几个不是孤孤单单地长大?弘历自打出生就有弘昼为伴,又有青梅竹马的怡安,一处热热闹闹地长大,实在幸运。不知长大了会怎样,倘若情投意合,更是一桩美事,也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