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第2/4页)

一会儿,张爸回来,放下夹包就闻着空气:“什么糊了?”

“今天的菜呗……不说糊的事儿啊,老张我跟你讲,咱们儿子果然没遗传你那木头劲儿,我告你啊,居然有小姑娘主动来追咱儿子!”张妈妈越说越高兴。

张爸把鞋踢下,光着脚丫子在地板上来回踩,趁着老婆去厨房炒菜的功夫,他悄悄问儿子:“你呢,是个什么态度?”

张博学茫然:“我……不知道啊。”

张爸一拍肩膀:“懂!当初我被你.妈追,也是这样心情。”

张博学:“……”

张爸坐餐桌旁,感慨道:“得亏你长相随你老妈,没随我。我年轻时候黑,跟黑炭似的,而且还不会说甜言蜜语讨女孩喜欢,你奶奶都要愁白头,好在是当初你老妈主动跑我跟前晃悠。”

“说到这儿,人家女孩子跑来咱们家,那肯定就是喜欢你呗!人女孩子都做到这种地步了,你可千万别闷了,吃了饭就联系人家啊。现在手机网络多发达,发发威信,聊聊语音……”

张博学闷头,不敢说话。

张家中午的饭果然糊味儿冲嘴,可张妈妈一点儿都不介意,笑得尤其灿烂:“老张你都不知道,那女孩是哪家的,她姓胡!”

“老胡家的闺女?”

“没错,就是你说的那个老胡!”张妈妈差点笑得打翻饭碗。

“可以啊你小子!”张爸爸冲着儿子肩膀一拍:“你都不知道多少人排队等在老胡门口,想当上门女婿呢!”

胡可欣的爸爸早些年从工商局下海,开始经商,他有头脑又踏实,每两年手里就攒了一波钱,他渐渐开始把外地的新奇小吃引到家里来,又做了些本地化改变,以更加适应本地人的口味。

发展到现在,整个县城,每条街都有胡可欣爸爸开的小吃店,而且几乎各个都是十年老店,最近两年经济萧条,可这些小吃基本上都是伴随八零九零长大的小吃,受影响极小。

而且关键在于老胡懂根据时代进行改变,不光是八零九零,现在是零零后、一零后,也特别喜欢他那些小吃店,这样一茬一茬的孩子们长大,又是新一波消费主力军,如此生生不息。

当天晚上,张博学就被自己老妈押给胡可欣发了条威信,发完他就浑身不得劲儿,好像被蚂蚁爬过似的。

好在是第二天就到王智跟老林约定的去西瓜田里帮忙的时间,张博学立马逃也似的带上王智就直奔明南村。

今日是西瓜成熟收货的第一茬,林盛之准备给张宝民那边送一半,剩下的一半留着送送朋友,或者自己吃。

张博学去年就吃到老林家的西瓜,稀罕的他昨夜做梦都直梦见,而且今早起床总感觉脖子后面湿湿的不舒服,一摸,他居然流口水了……

可把他臊得不行,早早起来洗床单枕套。

今年不光是西瓜大丰收,就连小湖里的莲米也正是好季节,搬西瓜搬累了坐田垄上休息,还有莲蓬送上手。

“里面莲米好吃着呢,绿芯儿一点都不苦,绿芯儿也多吃点,下心火。”张宝民带来的一个农民伯伯好心的给小张小王做介绍。

“嗯嗯!”张博学感觉最近自己确实需要下下火。

吃着吃着,张博学就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忽然就看向小湖。

没想到王智比他更开朗些,直直的走向林盛之,一脸笑容的问起:“林哥,我能借你这儿的真空包装机不?”

“嗯?”林盛之不解。

“是这样,我想给女朋友寄过去尝尝,她们那边都是旱地,肯定没吃过这种新鲜莲米。”

林盛之低头一看,刚才给王智他们每人发了五六束莲蓬,他连半个都没吃到。

“你尽管吃,等晚会儿地里活儿干完了,我带你们去小湖边儿多摘些莲蓬,你尽管带回去给女朋友寄。”林盛之失笑。

“那多不好意思哩!”王智挠头,半晌吭哧吭哧又说:“还得给我妈送去些呢,不要我妈要骂人嘞。”

林盛之脸上笑容更盛,这王智吧,他就跟以前的郭俊差不多,是个潜在的开心果。

王智得了老林的许诺,又指指自己发小,道:“那小子情窦初开自己都不晓得,待会儿也给他装一些,我押他给那女孩送去。”

“行!”林盛之答应特别爽快。

张博学早就支着耳朵听呢,见发小往回走,他不好意思的把目光投向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