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范达尔鹿盔(第2/3页)
顾鲲这番话,直接听观众肯定是听不懂的。不过没关系,他知道CNN肯定会回去采访医学专家,补充解释说明,然后再放出去。
这里面的医学原理其实是这样的,那就是在人类运动领域,很多无氧呼吸型冲刺技能所需的身体素质,和有氧呼吸型长期运动所需的身体素质,恰恰是相反的。
理科小白可能理解不了,但专业人士对这些是很清楚的。
比如那些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之类的,跑100米、200米都是地球上其他黑人都无法比的,白人就更比不过了。
但其实是因为牙买加黑人血液里有镰刀型红细胞,这样的血液结构,让牙买加黑人在20秒以内的无氧呼吸肌肉爆发力方面,空前绝后。
可与此同时,镰刀型红血球还会导致很多疾病,最常见的就是非洲人经常有的镰刀型贫血。这些疾病都会导致人耐力很差,有氧呼吸运动效率低下。所以让博尔特跑个400米乃至更久的耐力赛,就远远不如其他专业中长跑运动员了。
人的无氧爆发效率和有氧呼吸效率是一对相反的指标,以2020年之前的医学研究,都是药物提升了其中一项,就会导致另一项受损的。如果嗑药嗑得百米冲刺超强,四百米以上就会越来越弱。
游泳比赛里面,也不是说绝对完全没有无氧呼吸型,比如当初那些50米冲刺、一个潜泳潜到底的,极大概率就是“瞬间无氧冲刺”。但百米级别就要四五十秒了,其他比赛耗时更久,所以都是有氧运动。
这也就导致给游泳运动员研发的“哮喘”药物,都是提升呼吸血氧效率、但压制无氧呼吸供能的,用了药物的话,会导致“20秒内冲刺变弱,但长期耐力变强”。
这也是国际上禁止兴奋剂的一条重要正当性理由:很多药物,在提升人体某一方面潜力/素质的时候,其实是在伤害另一方面机能的,都是有副作用的,所以违背了体育精神,应该禁止。
如果真有一种药物,能够论证绝对有益、绝对没有副作用,那其实大概率是不被禁止的,而是从此变成一种补品,人人都能吃了。
但现在顾鲲已经赤棵棵地证明了他是各方面素质全面完爆。
哥需要那种让人“此消彼长”的药物吗?
目前地球人的医学科技,只能让人二选一。
所以哥看不上地球医学科技的加持。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相信记者、公众、专家,都会豁然拜服。
就好比你在打炉石的时候遇到个德鲁伊,你以为对面是一个传统的抉择德,结果人家打出一张范达尔鹿盔:
哥从来不做抉择!哥全都要!
哥看不起抉择!
……
CNN的记者果然没能当天就播出这段采访,因为无知的纯文科记者回去之后花时间请教专家了。
第二天,补充了一段大洋国科学院的医学专家的访谈、权威解释之后,才把上下文串联起来,放到了电视台上。
而关于顾鲲夺冠、破纪录的新闻,则正常在第一天晚上就播出了。
因为这次破纪录的程度前无古人,关于顾鲲的新闻再一次引来全社会热议。赛后访谈的公布,则进一步把热议推到最高潮。
“卧槽!原来他一次性把世界纪录再破24秒,是这种理由?”
“确实,兴奋剂的作用原理就是这样的,就是伤害一种身体素质来把另一种身体素质潜力挖掘到极限。他这种全面发展、绝对碾压的人,根本不是药物能帮助的。罗德斯院士说得太对了!这才是良心专家!”
“只能说顾鲲是海神降临了,这不是人类科技加持出来的。”
所有之前试图散播谣言投石问路的人,看到这一刻,也彻底如丧考妣,又后悔又庆幸。
后悔的是当初为什么要试探呢,庆幸的是幸亏试探之后发现没什么希望,立刻就收手了,没做出实质性敌对行动。
否则恐怕会被反噬出更大的丑闻吧。
顾鲲和那个被喊来剖析的专家,可是把目前主流的“哮喘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在电视上分析了个遍。
就算法律无法认定,但也会导致普通大洋国民众对国家队有所不信任,甚至容易导致自由注意国民的反感。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在大洋国,也不乏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平民。那些人一边享受着大洋国霸权的红利,一边又看不起任何举国体制,意淫大洋国的胜利都是靠自由注意的意识形态赢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