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被骚操作闪到了腰(第2/3页)

当然了,李家坡也是很高效改革的国家,后来很快就为华夏标准又扩充了港务设施,但这需要时间,都是后话了。

这里面,就有兰方的竞争优势了。

兰方目前的港口设施,是一张白纸,如果萨武洋能下决心,直接按照3.5万吨级的泊位配置设施,到时候就算效率不如李家坡高,可再低效,总比李家坡的5万吨级泊位要便宜吧?

这样,还怕不能用成本优势吸引到路过的华东日韩航线加油修整散货船?

当然,这么修的代价也是有的,那就是兰方港以后再接待2.7万吨标准五大湖级和7.5万吨巴拿马级的时候,成本会非常劣势——

你不但单位吨位比别人效率低,你还要用3.5万吨的泊位去给2.7万吨用,浪费掉八千吨冗余。

所以,兰方港估计一辈子都揽不到那些跟大洋国外贸体系有交集的货轮了。

但是,这没关系啊。兰方跟欧美隔着那么远,它本来就没指望接到欧美航运公司的中转补给生意。

萨武洋越听越觉得顾鲲是做过非常专业调研的了,不由愈发心惊。他不敢确信地说:

“你怎么知道华夏远洋这几年在推3.5万吨散货标准?我好像没听到这方面风声啊。我只知道这种船设计建造是完成了,可COSCO主流订单还是2.7万吨的。”

顾鲲笑了:“那是因为我在华夏外贸经部有兄弟有哥们儿啊!我喝酒的时候听到过他们转述的一部分内部规划文件。再说了,您要是不信这事儿,可以派我去华夏打点关系、找门路结交COSCO的中高层,以及外贸经部的相关规划干部。到时候,我给你拿一份官方背景的合作磋商备忘录回来,还能有错么?”

萨武洋彻底耸然动容。

他第一次跟顾鲲结交的时候,就是见过顾鲲跟华夏外贸经部的马风马科长等角色的合影、以及一些谈笑风生的录像录音之类。在顾鲲添油加醋的说明后,当时他就相信了顾鲲在华夏的外贸经口是有铁哥们儿的。

现在这么一串联,萨武洋立刻满面堆笑,都笑出花来了:“小顾啊,我就说你是个能结交要人的,这事儿……这样吧,找投资什么的,先不忙,也不用跟大公申请、或者在朱敬业那儿备案了。

咱先想办法偷跑,去华夏找到对的人,谈个友好合作的备忘录回来。反正备忘录只是个交涉过程的记载,不是正式协议,应该不难拿到吧?到时候有了备忘录,我们再去狐假虎威,找大公要授权、找外资银行发国债。”

备忘录这种东西,在国际交流中,只是说明“双方聊过一些什么”,不代表双方答应、承诺任何东西,所以门槛是很低的。

萨武洋想先拿个备忘录再说,这事儿也好理解。

顾鲲当然是乐于看到萨武洋入彀,不过既然现在是对方有求于他,他也要表现一下困难:“可是……备忘录不是我一个民间商人能去谈的吧?要不您亲自操持、或者另选专业人士?”

萨武洋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这有何难,楼下就是商务部,底楼就是外交部,我今天马上就给你弄一些身份。走,现在先吃饭去吧。”

萨武洋笑着打了两个电话,然后就拉着顾鲲去共进午餐。

吃到一半的时候,兰方两外部的一些干部,就把各种墨香未散的批文证件,送到了萨武洋跟顾鲲的餐桌前。

“呐,小顾,你现在已经是‘兰方对外交流协会’的会员之一了,还是理事,可以全权代表对华的民间商贸合作交流。你要是觉得还不方便的话,我可以给你一个商务参赞。”

“不不不不,民间商贸交流合作就行了。在商言商嘛,我是商人,怎么好同时兼有官职身份。”顾鲲一听到参赞二字,就吓了一跳,总觉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他,连忙拒绝。

他是不会当政客的,只会“民间”商贸文化交流。

换句话说,他要是去了华夏,外交部的人也是一辈子都不会找他、接待他的。充其量只是“外交学会”这种管理民间国际交流的有关部门会关照他。

萨武洋看顾鲲那么排斥,也就不再坚持,然后拿起另一份文件:“随你便,除了刚才那个身份之外,你马上也会成为兰方议员了,几天后大公就会正式批下来——你是奔马岛议区的唯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