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3/4页)

关兆京却推辞,笑道:“您爷俩有体己话说,我一个外人在场不方便,就不在这儿碍眼了。我在外头檐下等着,回头我们福晋出来,请乌师傅支应一声儿,这儿先谢谢您了。”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颇有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思。以前不拿正眼看人的王府总管,现在话里话外都透着软和,乌长庚看他佝偻着背退到大门外头,这才醒过神儿来。就灯打量定宜,看她身条儿拔高了,气色也好,心里很觉安慰。

相互搀扶着进了屋,定宜叫声师父,眼圈儿绣红,哽咽着说:“我一走一年多,到今天才回北京来。我在外头太惦记师父了,您身子骨看着挺好,我也放心了。我给您磕头,补补我这一年来没尽的孝道。”说着跪下磕了三个头。

乌长庚忙拉她,“我挺好,意思到了就成,别行这么大的礼。”

这时候夏至从里间出来,看见她就嚎开了,说:“小树啊,你光惦记师父了,就没惦记师哥?我上门头沟瞧我爹妈,回来你就不见了。咱们好歹是同门呐,你不告而别是什么意思?瞧瞧现在,大变活人,我的师弟变成女的了,我心里……太难受了。”

他难受一方面是在哀悼丢失的哥们儿,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和青梅竹马失之交臂,命数对他来说简直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定宜看惯了他咋咋呼呼的样子,笑着安抚他几句,夏至不是钻牛角尖的人,略宽怀就乐颠颠张罗碗筷去了。

他们师徒三个忙叙旧,院子里可热闹开了。三青子媳妇儿好【hào】宣扬,压着喉咙却以人人听得见的嗓门儿在那儿指手画脚,“你们不知道,小树啊,原来是个姑娘,现如今衣锦还乡啦!刚才进来个太监,看着像哪个王府的大总管呐,狗摇尾巴管她叫福晋。哟,可了不得,这是升发啦,当上福晋了!想当初自己捞袖子炒菜呢,这会儿做福晋了……”说到后面说出一股酸溜溜的味道来,又说,“不知道是哪位王爷瞧上她了,不过她打扮起来真好看。我那时候就说这孩子男生女相,没想到她就是个女的。”

边上有人敲缸沿,嘀咕着:“是女的还上顺天府当值?万一上头问罪,这个罪名可大了。”

三青子媳妇儿就笑,“傻吧你,都做福晋了,除了皇帝老爷子,谁敢问她的罪?得了别瞎操心了,都散了吧!我们家小顺还没找干妈呢,正好这儿一现成的。”说着溜回屋抱孩子,十个月大的小顺趴在他娘肩上给扛进了东屋。

福晋做干妈,王爷可不就是干爹!三青子媳妇儿算盘打得好,撩门帘进屋就把孩子往定宜手上凑,“你走了这么长时候,没看见咱们小顺出世。来瞧瞧,大胖小子。”

定宜挺意外,她和师父家常也拉不成了,孩子递过来,不得不接着。因为以前没抱过孩子,两只手不知道怎么放,平摊着搂在怀里,这孩子眨巴着一双黑豆样的眼睛看着她,她替他掖了掖围嘴,笑道:“长得真好,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三青子媳妇儿趁机道:“小顺快满周岁了,还没认干亲呢。听人说孩子得舍出去,舍出去能消灾解厄。你瞧小顺合你眼缘呐,你收他做干儿子得了。我也不上外头托人了,咱们知根知底的,孩子舍你我放心。”

定宜是头回遇见这样的事儿,自己也才十八,哪有十八做干妈的呀。她有点为难,“我还没成家呢……再说认干亲得看属相,我和小顺属相合不合呀?”

这会儿是一门心思了,不合也得合呀。三青子媳妇儿一叠声说:“我算过了,合着呢。你自己没成家不要紧的,不就是眼巴前的事儿吗,认个干儿子还怕王爷怪罪不成?”边说边觑脸色,“还是……咱们门楣低,您瞧不上呐?”

话都到这个份上,还怎么推脱?定宜笑得有点尴尬,“哪儿能呢,街里街坊的。”看师父一眼,师父脸上透着喜兴,可能觉得自己的徒弟有出息了,有种扬眉吐气的得意劲儿。这么着她也就安心了,笑着褪下一只累丝点翠镯,掖在小顺的襁褓里,说:“我也没什么准备,不知道该给孩子什么。这个你先替他收着,明儿我准备金银碗筷和长命锁差人送来,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三青子媳妇儿哟了声,抱着孩子蹲了个安,学着孩子声口腻歪:“谢谢干妈,干妈心疼小顺,将来小顺长大了好好孝顺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