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故国神游(65)三合一(第3/6页)
叫皇阿玛这么一说,问题迎刃而解,在他看来,将监管追责的事推到旧学身上,新学一派必然是乐意的。这总比叫新学一派想法子自己变出银子来要容易的多吧。新学一同意,旧学不好改了之前的坚持,只能捏着鼻子认领了监管之事,然后皆大欢喜。
可事情偏就不按照他想的来。他把皇阿玛的话原封不动的给推出去,不想新学没退,旧学反倒是先退了。这一下差点把乾隆的腰给闪了。他气的面色铁青,顿时就下不来台。在他看来,叫新学没银子的办这样的事,这根本就不可能。新学是不会答应的!人家又不是傻子。他们只是想阻止州府修路而已。
所以,旧学你闪的是新学一派的腰吗?打的是人家的脸吗?不是!你这是将朕给扇空里去了。是朕说要修路的,朝廷上吵,在刊物上吵,吵的天下皆知了,完了路不修了?朕的脸还要不要了?一个皇帝说出去的话兑现不了,还叫什么金口玉言?这就跟朕站在悬崖边上,等着你们拉一把呢,结果你们直接给我推下去了。
好气哟!亏的之前还对他们怀有期待。
他脑子转的飞快,想着怎么给自己找个台阶。结果就听刘统勋道,“朝廷不出银子修路……这事臣一时无法答复万岁爷。但臣之前听臣那不孝子刘墉念叨了一句话,是老圣人教导的。老圣人说,办法总比困难多。臣就想,遇到难处了,咱也先别退。都合计合计!万岁爷提的修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是好事,是利国利民的。您说要办,身为臣子的,只要想着怎么去办,而不是觉得难办便左右推诿。这才是食君禄忠君事,这也才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哎呦喂!乾隆从没有听过如此动人的马屁!真的!没事的时候凑上吹的,远没有这种遇上的时候顶在前面的可靠讨人喜欢。哪怕最后这件事没想出办法,一拖二拖的给拖过去了,然后被自然忘却,他也不计较的。至少现在他这个皇帝非常体面的顺着台阶给下来的。
众人这才知道,刘统勋这个长的浓眉大眼一身正气的家伙也是谄媚的小人。
刘统勋甩袖而去,一个个的二呼呼的,包括皇位上那位,都被在庄子里那位‘无欲无求’的老圣人给耍了!那位可怕就怕在,他算准了在场每个人的心思立场。万岁爷还想着老圣人就是好,两不相帮,并没有借机推新学一把,永远跟他一样,站在皇位的角度想事。可哪件事到了最后,不是顺着人家的想法去办的。他今儿就是硬着头皮把话接住了,但其实,所谓的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办法在哪,他也不知道。他回去只干一件事,那就等着。等着休沐的时候自家儿子回来,他回来必定会出一些不得了的言论。而自己只要照着那边的指点而行就可以了。
后面还有憨货还在嘀咕:“现在当官难哟!头上这顶乌纱帽,不好戴!”
二不二,你就说你们二不二。要叫他说,他觉得当了半辈子官,唯有现在的官最好当。不用脑子,人家给的路你就走,人家指点了你就去。多大点事!彪呼呼的还真用脑子去想呢。呵呵!就你们那脑子,不想不坏,一想就坏。
果然,刘墉回来就是有话说的。这小子一见自己这个爹,就一脸似笑非笑的,“您看红光满面,脸颊丰腴,您这也不像是为了皇上殚精竭虑,回家想办法的刘大人呀。”
刘统勋都想一脚把这熊儿子给踹出去!你老子这是没赶上好时候,要是年轻的时候遇上现在的老圣人,呵!还有你刘墉什么事。
“过来说话!”刘统勋没好气的指了指边上的椅子,“为父掐指一算,今儿必有所获。”
刘墉哈哈一笑,“到底是我爹,您老这一卦算的好。”然后顺理成章,抛出了路政署。
这路政署衙门往出一抛,刘墉就恍然。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新学旧学争执不下,官啊吏的,相互攻讦。可现在人家另辟蹊径了。之前想着这些人将来充斥在衙门里,很不好协调。谁知道弄了半晌,人家没想在现有的衙门里掺和。他们想另立门户。这个路政署衙门顺势提出来,谁反对?
旧学?你们反对那你们说办法。你们是能变出银子呢?还是你们要跟这路终身绑在一起,哪里出问题都问责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