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画之理趣(第2/3页)

“你是我儿子,孟家宗子,结果笔下妇人却只知取悦众目,徒具丽容,其实俗不可耐,没一丝画之理趣——简直丢人!”

孟笎……

孟笎遭此打击便不敢轻易动笔了,心里却愈加好奇谢李氏的容颜。所以今儿才壮起狗胆,蛊惑两个弟弟跟他一起跟他爹告假,来瞧谢李氏。

入目第一眼,孟笎瞬间就明悟了他爹让他悟,而他悟了大半年也不得其解的“画之理趣”——谢李氏真人如《神女赋》所言的:“茂矣美矣,诸好备矣。……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谢李氏给人的第一眼印象是如初日明月一般的瑰丽光彩,而他的画只注重五官面貌,可说是徒有其形,未得其神,舍本逐末,落了下乘。

他爹没得说错。他的画确是丢人!

孟筠到底小孟笎两岁,即便过了年也只十二岁,才刚议亲,还没有他哥那许多少年心思。当下看到红枣的第一反应竟是疑惑:“世人都说女儿肖父,这谢安人怎么跟她爹李秀才没一丝相象?”

孟筤年岁更小,天真接口道:“幸而不像。”

像了就糟了!孟筤年岁虽小,但也知道男才女貌才相配,不免心说:李秀才又矮又胖,谢安人肖了他,那岂不是跟他家厨娘一样了?

谢状元才子,能够喜欢才怪!

孟笎闻言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老成教育两个弟弟道:“自古娶妻娶德。谢安人才德具备,名满天下,样貌形容反是小节。”

在刚孟筠说红枣貌不肖爹的时候,周围为红枣样貌震惊在原地的人就有不少竖起了耳朵,只为舍不得少看一眼美人而强忍着心里好奇才没插嘴询问——男女大妨。错过今日,想要再见谢李氏,少说也得一年以后了。

但刚孟笎的话却是实在听不下去了。

不少人不约而同地“咦”了一声,心说:谢李氏风华绝代,竟还有人掉书袋说娶妻娶德?这是打哪冒出来的道学先生?

他的眼是瞎的吗?

待转过头看到说话的才只一个半大孩子,众人不觉又自嘲地“嗨”了一声——就说嘛,但是个男人如何能舍得下谢李氏这样的漂亮媳妇,另娶一个只有才德的媳妇?

想都不要想!

也就这半大,还不知人事的孩子才信那娶妻娶德的鬼话!

若不是看孟笎三兄弟人人一身狐裘,一望而知的非富即贵,少不了有好事之人讥嘲孟笎几句。

不过现在——眼见打不起口舌官司,众人复有转头看向越走越近的红枣,心里赞叹: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传说里的倾国倾城,想来也就这样了吧!

难怪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谢李氏果是名不虚传!

对于众人的不屑,孟笎看在眼里,不免有气,于是便多说了两句。

“娶妻娶德,不是说不看相貌。”孟笎借告诉两个弟弟顺带告诉周围人他的道理:“常言道‘相由心生’。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谢安人心怀天下,造水窖,画水碓,制蜂窝煤,打营养钵器,利益世人,形容自然是光霁日月,非一般红颜所能比!”

“所以女子四行,以德为首。有好德,自然有好言、有好容、有好工。”

孟筠闻言觉得很有道理,认同道:“大哥说得极是。谢安人自身原就是修德进而好容的现成例子!”

女儿肖父的下一句是儿子肖娘。谢安人的兄弟李贵中也是矮胖,可见其母姿容也是普通。

谢安人有现在样貌除了勤修修德行外,实无他解!

小跟班孟筤说不出道理,便只点头附和:“大哥、二哥教训得是!”

周遭只想安静看美人,结果莫名被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课的众人生无可恋,心头千万神兽跑过……

被人,特别是清一色的男人盯着看的感觉委实不自在——大方如红枣也觉得顶不住了,下意识地往她婆身后靠了靠。

云氏眼角瞟到,不觉有些可怜——她儿媳妇虽说聪慧,但到底年青,何尝见过这个阵仗?

再说人样子生得好又不是过错。

“尚儿,”云氏转头和搀着自己的长子道:“你媳妇生产才刚百日,抱孩子走这一大段路不容易。你去看顾着她,我这里有陶保媳妇伺候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