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第4/6页)

她就多带点肉干给他解解馋。

林川柏没有管这个,库存的牛肉干还有很多,女儿拿出去送人也没有过度,对方还会回请,虽然不是肉类,但是有来有往,这是正常的社交。

双胞胎还是很懂分寸的,他们不会特意跟同学说他们家里有什么,有多有钱。

一个是现在这时候有钱不是什么太突出的事情,没有后世那么强的拜金主义风气,现在很多人都把这种做生意起家的人叫做暴发户,是看不起的,觉得这长久不了,这是很普遍的一种心态。

当然也确实有不少人因为荷包膨胀了起来,做出了种种暴发户行为,降低了声誉。

林川柏对他们是比较放心的。

*

俞向安现在是两头跑,主要还是在特区,羊城这边是新开拓的市场,偶尔盯一下就好了。

她现在没有之前那么忙了,虽然她的摊子铺的更大了一些,但是她现在有人可以用。

这有人可以用就不用她自己跟个铁人似的到处转,不然的话她也抽不出时间回去认亲,也没办法小住一段时间。

休息日,俞向安突然来了兴致,一家人出海去钓鱼,双胞胎就兴奋了,就连俞青山都有些期待,多新鲜啊。

他这把年纪了,钓过鱼钓过乌龟,就是没出过海钓鱼。

特区靠海,自然有适合海钓的地方,附近还有渔民,靠打鱼为生。

他们两个在一片有突出礁石的地方支起了一顶大大的太阳伞,搬出了折叠小凳子,摆上水和水果,就这么钓起了鱼。

每个人人手一根钓竿,彼此隔了一段距离。

俞向安和林川柏不让双胞胎走远,要是他们贪心下水了,那就麻烦了,他们两个会游泳,并不代表着会游泳就会平安无事,善泳者溺,他们两个还小,体力也不够。

不过,半个小时了,只有林亦泓一个人钓到了一条不到一斤重的鱼,其他人都没收获。

俞青山都觉得邪门了。

这可是五个人,五个人才钓上了这么一条小鱼。

饵料还在啊。

奇怪。

不过过了这半小时之后,突然之间运气就好起来了。

先是林川柏钓上来了一条两斤多重的石鼓鱼,然后俞向安钓上了一条一斤多的小斑鲷,林亦宁也钓上了一条两斤来重的石斑鱼,最后是俞青山,来了一条大的海鲢。

每个人都有了收获。

这有了开张的,那就不错了,他们计划着等会儿自己借了附近渔民的地方现场做的。

要是少的话,他们可就凑不成一餐饭了。

坐了一个多小时,两个小孩就耐不住了,看着他们扭动的样子,俞向安站起来,把自己的钓竿给林川柏,“来,我们去捡贝壳,去不去。”

林亦宁拿出自己的就准备好的小桶:“去,我答应了同学要帮他们捡好看的贝壳回去。”

林亦泓对此不屑一顾,也有人拜托他,但是他才不帮忙,这种贝壳有什么好玩的,他就算要捡也要捡海螺。

俞向安带着林亦宁在附近捡贝壳,如果是在后世的话,这些贝壳海边有人会卖,而且还会提供钻孔服务,在当地买了或者是捡到了,加工成风铃或者其他的东西。

现在这里空荡荡,就只有附近的渔民出现。

这些贝壳不多。

她们两个来回的走了几遍,才凑出一捧好看的。

看到他们这走来走去的,有个路过的喊了一声,“你们要捡贝壳要去那边。”

俞向安跟这位大娘道谢,跟林川柏和俞青山打了声招呼,过去那里捡贝壳,这下林亦泓也坐不住了,把他的钓竿往他外公手里一塞,他也跑去捡贝壳,啊不,是捡海螺。

果然,绕过这一片,走到另一头贝壳就多了,白色的,灰褐色的,有着天然彩色条纹的,各式各样。

相比起贝壳,海螺就少见得多。

他们一家之前也不是没有来过海边,家里有海螺了,但是来到这里,林亦泓还是想要捡海螺。

他想找一些海螺送给同学,不能一起来到海边,林亦宁给她要好的朋友送贝壳,他就什么都不送。

那样不就被比下去了吗?

捡着捡着,没有想到能够遇到熟人,很熟的熟人,看着穿着打扮十分时尚的俞满生路安然,还有小推车里面的宝宝,俞向安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扭头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