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第3/5页)

这认亲大会最后又发展成了家人团聚的时候。

俞满屋的女儿一岁多了,十分可爱,圆嘟嘟的小脸蛋,爱笑,脾气也好,就是在走路不小心摔倒了,也不哭,就坐在地上,“咯咯咯咯”的笑,笑的人不自觉的也跟着她一起笑了。

林亦宁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妹妹。

这圆圆的小妹妹多可爱啊,抱着逗她,会甜甜的叫自己姐姐。

她都想要妈妈再生一个小妹妹了。

俞向晏忙,回不来,俞向清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想要回来的,但是那边又走不开,只能遗憾的表示下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大家子回来还登上了报纸,社会新闻专门采访的,把俞常喜一大家子都拍了进去。

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没多少人回国,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人回来了,有的落叶归根,有的寻找亲人,这一大家子回来的很有代表性。

谋生手段他们也想好了,他们回来了重新落户,村里有计划分地给他们,今年基本是种不了多少庄稼的,他们也很久没种地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捡回种地的本事,他们以后如果没有其他工作,种地也能养活自己,不过他们之前就是开中餐馆的,他们还是打算重操旧业。

不过这也急不来,他们刚回来,地头还没摸熟,现在关系最亲密的就是俞家这边,俞常喜还有个亲二哥,有个亲大嫂,侄子们也都是亲的,这就是最亲密的关系了。

俞常喜经常和田大壮过来找张茶花俞常有说话,张茶花和俞常有也喜欢。

听她说她们当初下南洋的过程,还有在那边吃过的苦头,后来又是怎么把日子过起来。

俞常喜他们就是听大嫂和二哥说老家的事。

缺失了几十年,很多东西他们都需要补充,哪怕不是一个公社的,但就隔壁,实际并不远。

俞向安没有跟小姑奶奶家的人有过多往来。

只跟小姑奶奶本人多说了几句。

她的那些孩子,也就是俞向安的表叔表兄弟们虽然会说老家的话,但是口音是存在的,他们估计也不能完全听懂俞向安他们说什么。

语言有问题,交流起来就不方便。

要是他们想要在这里留下来的话,应该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他们来的勤快,俞向安要是在,都及时送上茶水。

张茶花高兴,那她们就是欢迎的。

*

俞向安已经很久没有往外卖过她农场里面的产出了,到了现在,她已经不需要通过往外卖这些东西来得到收入,时间也不允许,所以这些收获都在仓库里面存放着,仓库看起来似乎是无穷无尽,没有满过,她收获的一些水果会直接酿造成果酒存放,等着以后取用。

她控制了养的鱼和鸭子的数量,因为其他的可以一键收获,一键播种,但是鱼和鸭子不能。

仓库里的存货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俞向安刚从认亲大会中回去,她的农场升级了。

这农场是个半吊子,不然开始也不会只有四种水果,没办法增加品种,后来升级了,品种没增加,新开放了牧场。

现在又升级了,品种还是没有增加,新出现了加工坊。

俞向安觉得余生这个农场还能再升级个一两次。

不知道到时候会出现什么,是商店,还是其他的?

这加工厂她试过了,她把原材料放上去,然后自己调配数据,确定之后按键,等到一段时间就能收到成品。

十五分钟到二十四小时不等。

这回她把一些葡萄放上去,选择加工成葡萄酒,自己设定酿造时间,需要十二个小时。

之前她选择加工成葡萄干,需要半小时。

把牛肉加工成牛肉干,需要四十分钟。

味道还不错,因为配方时间都是她自己决定,相当于是她自己做的,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这里加工,不限材料,她从外面带到农场里的东西同样可以使用。

林川柏很喜欢这个功能,有空了就乐此不疲的进来。

或许是加工药酒,或许是炮制药材,或许是加工食品,就跟得了个新玩具的大男孩,爱不释手。

不过他们两个需要避着人进去。

为了不让双胞胎发现他们两个在做什么。

每天换着理由打发他们出去。

等到林川柏尽兴了,这才放缓了进去的频率,不过这时候俞向安的仓库里已经满满的是这些加工产品了。